長方形浴缸選購全攻略 | 小浴室也能放長方形浴缸 | 長方形浴缸尺寸怎麼挑?
最近在幫家裡重新裝修浴室,發現長方形浴缸真的是台灣家庭最常見的選擇。這種經典造型不只安裝方便,價格也相對親民,特別適合我們台灣常見的狹長型浴室格局。我自己實際用過幾款後,發現雖然看起來都差不多,但細節設計真的差很多耶!
先來說說尺寸的選擇吧,這可是買浴缸最頭痛的地方。台灣常見的長方形浴缸大概分這幾種規格:
長度 (cm) | 寬度 (cm) | 深度 (cm) | 適合空間 |
---|---|---|---|
120 | 70 | 45 | 小浴室 |
150 | 75 | 50 | 標準浴室 |
170 | 80 | 55 | 大浴室 |
材質方面現在主流有壓克力和FRP兩種,壓克力雖然價格高一點,但保溫效果真的好很多,冬天泡澡特別有感。我朋友家裝的是FRP的,他說每次泡到一半水就開始變涼,後來都改沖澡了。不過壓克力要小心清潔,不能用太硬的刷子,不然容易刮花。
安裝時要注意排水位置,台灣老房子的排水管通常都在角落,新式的則多在中間。記得要先量好位置再買浴缸,不然到時候要改管線又是一筆開銷。我自己就遇過這種狀況,最後多花了八千塊請師傅重拉排水管,真的是學到教訓。
說到使用體驗,長方形浴缸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躺平泡澡。我試過那種圓形的,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實際泡起來腳都要彎著,超不舒服。而且長方形的邊角比較好清潔,不會像圓形的容易卡垢。不過要注意的是,這種浴缸邊緣通常比較高,家裡有老人小孩的話要特別小心跨進去的時候。
現在很多新型的長方形浴缸都有做防滑設計,底部會有凹凸紋路。我建議一定要選這種的,特別是家裡有長輩的話。之前我阿嬤就因為浴缸太滑差點跌倒,後來換了防滑款真的安心很多。另外現在還有一種加裝扶手的款式,雖然外觀沒那麼好看,但實用性真的沒話說。
最近在裝修浴室的朋友們,是不是也在煩惱長方形浴缸怎麼挑?5個選購重點告訴你,讓泡澡時光更享受!台灣潮濕的天氣最適合泡澡了,但市面上的浴缸款式百百種,從材質到尺寸都有學問,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挑選技巧,幫你找到最適合的浴缸。
首先要注意浴缸的材質,常見的有壓克力、琺瑯鑄鐵和人造石三種。壓克力輕巧好安裝,保溫效果也不錯,是CP值很高的選擇;琺瑯鑄鐵堅固耐用但比較重,適合老宅翻修;人造石則走高端路線,質感好但價格較高。建議根據預算和家中浴室結構來決定。
再來是尺寸的選擇,這關係到浴缸能不能順利搬進浴室。標準長方形浴缸長度約150-180公分,寬度70-75公分。記得要先量好浴室門寬和轉角空間,別買了才發現搬不進去!特別是電梯大樓的住戶更要留意。
排水設計也很重要,台灣水質偏硬容易積水垢。建議選擇排水口位置在側邊的款式,清潔起來比較方便。有些浴缸還會附防滑設計,對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特別實用。
最後分享一個簡單的比較表格:
考量因素 | 壓克力浴缸 | 琺瑯鑄鐵浴缸 | 人造石浴缸 |
---|---|---|---|
價格 | $8,000-15,000 | $15,000-30,000 | $30,000起 |
重量 | 輕 | 重 | 中等 |
保溫性 | 佳 | 普通 | 優異 |
耐用度 | 5-10年 | 15年以上 | 10-15年 |
安裝前別忘了確認水壓是否足夠,特別是住在高樓層的朋友。有些按摩浴缸需要較強的水壓才能正常運作,建議先請水電師傅評估。另外也要注意龍頭位置,避免買了浴缸才發現跟原有管線對不上,那可就麻煩了。
為什麼台灣人偏愛長方形浴缸?原來這些是主因!每次去朋友家或看房時,總會發現大多數浴室都裝著長方形浴缸,這背後其實跟台灣人的生活習慣和住宅設計大有關係。今天就來聊聊,這種浴缸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大家這麼愛用。
首先最實際的就是空間利用率啦!台灣浴室普遍不大,長方形設計能完美貼合牆角,不浪費任何一寸空間。比起圓形或橢圓形浴缸,長方形款更容易規劃動線,連轉身拿沐浴乳都順手很多。而且現在新建案浴室都走乾濕分離,長方形剛好可以當作淋浴區的隔間,一舉兩得。
再來是價格親民,同樣材質的浴缸,長方形通常比特殊造型便宜1-3成。師傅施工也比較熟悉這種款式,省下的工錢都能多買幾組進口水龍頭了。看看下面這個比較表就懂:
浴缸類型 | 平均價格(新台幣) | 施工難度 | 適合浴室大小 |
---|---|---|---|
長方形 | 8,000-15,000 | ★★☆☆☆ | 1-2坪 |
圓形 | 12,000-25,000 | ★★★☆☆ | 2坪以上 |
橢圓形 | 15,000-30,000 | ★★★★☆ | 2.5坪以上 |
說到使用習慣,台灣人洗澡很少真的泡澡,更多是快速淋浴。長方形浴缸深度夠(約40-45公分),要泡也能舒服伸展,平時當站立沖澡的基底又不會太深怕滑倒。特別是家裡有長輩或小孩的家庭,這種高度設計最安全,邊緣還能順手放洗髮精或肥皂盒。
最後是清潔方便這個隱藏優點!直角設計用菜瓜布一刷到底,沒有彎曲處卡垢的問題。很多主婦都說比起要蹲著刷圓形浴缸的曲面,寧可選好清理的長方形。而且現在新款都有防滑紋路設計,連磁磚接縫發霉的困擾都少很多。
最近家裡裝修想換浴缸嗎?長方形浴缸安裝要注意什麼?師傅親授3大關鍵一定要知道!台灣很多老宅浴室空間有限,長方形浴缸因為造型簡潔、好搭配,成為不少人的首選。但安裝時如果沒注意細節,後續可能會遇到排水不順、漏水甚至結構安全問題,今天就來分享老師傅多年實戰經驗,幫大家避開這些雷點。
首先最重要的是確認浴室空間尺寸,很多人在賣場看到浴缸漂亮就衝動購買,結果發現根本放不進去。建議要先量好浴室長寬高,特別要注意門框和管線位置,預留至少5公分施工空間。如果是舊浴缸要拆除更換,更要確認新浴缸的排水孔位置是否對得上原有管線,不然還要另外敲地磚改管線,費用會暴增。
第二個重點是防水工程,這直接關係到會不會漏水到樓下鄰居家。師傅說最常見的問題就是邊角防水沒做好,建議在浴缸與牆面接縫處要加強施作彈性防水膠,並且做48小時的試水測試。如果是嵌入式安裝,底部一定要先做好防水層再放置浴缸,千萬別貪快直接擺上去就了事。
最後是排水坡度要抓對,這點很多人會忽略。浴缸底部要有適當傾斜度讓水能順利流向排水口,通常建議每公尺要有2-3公分的落差。如果坡度不夠,洗澡時容易積水,久了還會滋生黴菌。另外排水管的防臭彎管也要記得安裝,不然浴室容易有異味飄上來。
安裝重點 | 注意事項 | 常見錯誤 |
---|---|---|
空間尺寸 | 預留5cm施工空間、確認排水孔位置 | 浴缸放不進去、管線對不上 |
防水工程 | 接縫處加強防水、做試水測試 | 邊角漏水、底部沒做防水層 |
排水坡度 | 每公尺2-3cm落差、裝防臭彎管 | 排水不順、積水發霉 |
老師傅特別提醒,現在很多新型浴缸材質較輕薄,安裝時要確認支撐是否穩固。尤其是壓克力材質的浴缸,底部最好加裝支撐架,避免長時間使用後變形。另外建議在安裝完成後,先放水測試排水速度和是否有漏水,確認沒問題再開始使用,才不會用了之後才發現要拆掉重弄,那真的會很崩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