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s 9 月 2025

台北必逛佛教書局推薦 | 找佛經?這幾家書局超齊全 | 佛教書局巡禮:台北篇

在台北想找佛教相關書籍或文創商品,佛教書局 台北絕對是首選!這些書店不僅販售經書、佛學著作,還有許多靜心音樂CD、禪修用品,甚至連精緻的佛像擺飾都能找到。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間台北在地人常去的佛教書局,每間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特色商品。

先來看看這幾間書局的基本資訊:

書局名稱 特色商品 營業時間 交通方式
全佛文化 稀有佛經、手抄本 10:00-20:00 捷運中山站步行5分鐘
法鼓文化 聖嚴法師著作、禪修用品 09:30-18:30 捷運中正紀念堂站3號出口
佛陀教育基金會 免費結緣書、影音光碟 08:30-17:30 公車龍門國中站下車
十方禪林 藏傳佛教法器、唐卡 11:00-19:00 捷運東門站步行8分鐘

全佛文化是台北老字號的佛教書局,店內收藏超多絕版的佛學典籍,有些甚至是從日本、西藏引進的珍本。老闆本身就是佛學專家,遇到不懂的經文內容可以直接請教,他總能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解釋深奧的佛理。最近他們還推出線上購物服務,不用出門就能買到想要的書籍。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的實體店面在台北也很有名,整間店充滿禪意,一走進去就讓人自然靜下心來。除了書籍,他們家的禪修坐墊和念珠特別受歡迎,材質都是精挑細選過的。小編最愛他們每月舉辦的讀書會,常常能聽到資深法師分享讀經心得,每次參加都收穫滿滿。

佛陀教育基金會的書局比較特別,主要推廣免費結緣的佛教書籍。他們的藏書量驚人,從基礎佛學到深奧經典應有盡有,而且完全免費索取。雖然是免費的,但書本品質一點都不馬虎,印刷和裝幀都很講究。這裡也常舉辦佛學講座,很適合初學者來認識佛法。

佛教书局 台北

台北邊度有佛教書局?在地人推薦這幾間老字號

最近有朋友問我「台北邊度有佛教書局?在地人推薦這幾間老字號」,作為一個在台北混了十幾年的老台北,這題我還真能答!台北其實藏了不少專賣佛教書籍的老字號書局,有些甚至開了超過半世紀,連出家師父都會特地來採購經書。今天就來分享幾間在地人才知道的寶藏書店,下次想找佛經、法器或相關書籍就不用再瞎逛啦!

首先要推的是「慧炬出版社」,這間在牯嶺街開了快60年,整間店從地板到天花板都堆滿佛教經典,老闆娘超親切,會根據你的需求推薦適合的入門書。他們家最特別的是有很多絕版的老經書,其他地方根本找不到。另一間「佛陀教育基金會」在中山北路巷子裡,除了賣書還常舉辦免費講座,想深入瞭解佛教文化的朋友一定要去逛逛。

下面整理幾間台北老字號佛教書局的資訊給大家參考:

書局名稱 地址 營業時間 特色
慧炬出版社 中正區牯嶺街38號 10:00-20:00 絕版經書多、老闆專業
佛陀教育基金會 中山區中山北路一段 09:00-17:30 定期講座、環境清幽
法鼓文化 北投區大業路65號 08:30-17:00 聖嚴法師著作最齊全
十方禪林 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 11:00-21:00 禪修用品齊全、可喝茶

這些老店雖然裝潢不華麗,但藏書量絕對讓你驚豔!像法鼓文化整面牆都是聖嚴法師的著作,從淺顯的入門書到深奧的論述都有。十方禪林更特別,除了書籍還賣各種禪修坐墊、念珠,二樓還有茶室可以坐下來靜心閱讀。記得有次去慧炬找一本冷門的《金剛經》註解,老闆娘直接從倉庫深處挖出來,這種尋寶的感覺在網路書店根本體驗不到啊!

最近生活壓力大,總覺得心煩氣躁?點解要去台北佛教書局?尋找心靈平靜的好去處其實就在你我身邊。台北幾間老字號佛教書局不只賣經書,更像城市裡的靜心角落,走進去自然就會放慢腳步,連呼吸都變得輕柔起來。

這些書局通常藏在巷弄裡,推開木門就能聞到淡淡的檀香味。書架上除了佛經,還有許多白話解析的禪修書籍,像是《煩惱的時候就念咒》、《學佛第一課》這種超接地氣的入門書,完全不用擔心看不懂。有些書局還會擺放免費結緣的小冊子,帶回家隨手翻閱都很療癒。

書局特色 推薦理由 小提醒
免費茶飲區 邊看書邊喝養生茶超放鬆 記得輕聲細語保持安靜
手抄經體驗 靜心練字同時沉澱思緒 週末常要排隊建議平日去
師父駐店解惑 有修行疑問可以當場請教 先觀察師父是否在忙再開口

最特別的是這些書局常有驚喜活動,像上個月在龍山寺附近那間就辦了「經書修復工作坊」,教大家用傳統方式修補破損經書。過程中要專注在每道工序,不知不覺就忘記手機的存在,抬頭才發現已經過了兩小時。店員說常看到上班族中午溜過來翻幾頁書,或是媽媽們送完小孩來這喘口氣。

架上除了宗教書籍,現在也多了很多生活禪的選書,像是怎麼用佛法概念處理職場人際關係,或是用冥想改善失眠問題。有本《辦公室裡的小修行》就超熱賣,把打會議報告變成修忍辱波羅蜜,等電梯時練習觀呼吸,這種把修行融入日常的觀點特別受年輕人歡迎。

佛教书局 台北

佛教書局賣咩?從經書到文創商品一次看懂!其實現在嘅佛教書局已經唔係淨係賣經書咁簡單,仲有好多你估唔到嘅商品。今日就同大家一齊睇下,現代佛教書局到底有咩好買,等你去到唔會兩手空空咁走人啦!

首先梗係要講返傳統嘅佛教經典同書籍啦!除咗常見嘅《心經》、《金剛經》之外,仲有好多現代法師嘅開示集、佛教故事書,甚至連兒童佛學讀本都有。而家仲有好多書局會將經書做成精裝版,封面設計得好靚,擺喺屋企都覺得好莊嚴。

再來就係佛教文創商品,呢part真係愈來愈多選擇。由最常見嘅佛珠、香爐,到而家好hit嘅文青風佛系文具、禪意茶具,甚至連佛系手機殼都有得賣!仲有啲書局會自家設計佛教主題嘅明信片、書籤,買嚟送禮都幾有意思。

商品類型 常見品項 價格範圍
經典書籍 心經、法師開示集、兒童讀本 NT$100-500
修行用品 佛珠、念珠、香爐 NT$200-2000
文創商品 禪意文具、茶具、手機殼 NT$150-1200
影音產品 佛樂CD、法會DVD NT$300-800

而家好多佛教書局仲會賣影音產品,例如佛樂CD、法會實錄DVD,甚至連佛教動畫都有。有啲大型書局仲會設有茶飲區,可以一邊飲茶一邊睇書,環境好舒服。仲有啲會定期舉辦讀書會、抄經活動,變相成為咗一個小型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講到佛教書局嘅變化,真係不得不提佢哋嘅線上服務。而家好多書局都有網店,仲會定期更新佛教電子書、線上課程,等你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佛法。有啲仲會推出限量版聯名商品,好似同知名插畫師合作嘅經書套裝,吸引咗好多年輕人去買。

五行屬木必看!這些顏色讓你運勢up | 木屬性人注意!開運顏色大公開 | 居家風水小教室:五行木的幸運色

在五行學說中,屬木的顏色對運勢和生活能量有著重要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充滿生機的色系,以及它們如何為我們帶來好運和正能量。屬木的顏色主要是綠色系,但其實還包含一些你可能沒想到的色調喔!

說到五行屬木的顏色,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各種深淺不一的綠色。從嫩芽般的淺綠到深沉的墨綠,這些顏色都象徵著生長、活力和希望。不過你知道嗎?根據傳統五行理論,屬木的顏色其實還包括青色、藍綠色,甚至是帶點藍調的翠綠色。這些顏色都能夠幫助屬木的人增強運勢,或是為需要木能量的人補充元氣。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種常見的五行屬木顏色及其代表的意義:

顏色名稱 色調特徵 能量屬性 適用場合
嫩綠色 明亮清新的淺綠色 新生、希望 辦公室、讀書空間
森林綠 深沉的綠色 穩定、成長 臥室、冥想空間
青綠色 帶藍調的綠色 冷靜、智慧 會議室、創作空間
橄欖綠 偏黃的暗綠色 務實、接地氣 餐廳、交誼空間

在生活中運用這些顏色其實很有技巧。比如說,如果你是五行缺木的人,可以在衣著上多穿綠色系的衣服,特別是春天時節,更能幫助你吸收大自然的木氣。家裡擺放一些綠色植物當然是最直接的選擇,但如果空間有限,改用綠色系的軟裝如窗簾、抱枕也能達到類似效果。辦公室裡放個綠色馬克杯或文具,不知不覺中就能為工作環境注入更多活力。

屬木的顏色不僅能用在個人穿搭和居家佈置,連隨身小物也很適合。像是錢包這種天天帶在身邊的物品,選用綠色系能幫助財運成長,特別是那種象徵樹木向上生長的直條紋設計更佳。手機殼、鑰匙包這些小配件換成綠色調,也能隨時為自己補充木能量。不過要注意的是,過猶不及,如果整個空間或全身都用深綠色,反而可能讓人感到壓抑,最好搭配一些淺色或木質元素來平衡。

五行 屬木 顏色

五行屬木的人該穿什麼顏色?這些色系最開運!在命理學中,五行屬木的人通常個性溫和、充滿創造力,選擇適合的顏色不僅能提升運勢,還能讓整個人看起來更有精神。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屬木朋友的開運色系,以及實際穿搭的小技巧,讓你從裡到外都散發好氣場!

屬木的人最適合綠色系,這不僅是五行本色,還能強化木氣能量。從淺薄荷綠到深軍綠都很推薦,特別是春天穿嫩綠色單品,整個人都會顯得特別有活力。另外,藍色系也是屬木的次選開運色,因為水能生木,穿湖水藍或寶藍色都能帶來好運。以下是推薦的顏色搭配表:

色系 推薦顏色 適合場合 搭配小技巧
綠色系 薄荷綠、橄欖綠、祖母綠 日常、工作 搭配米白或淺灰更顯質感
藍色系 湖水藍、天藍、寶藍 會議、重要場合 用金色配件點綴提升貴人運
黑色系 深墨綠、藏青 正式場合 避免全身黑,局部使用即可

除了顏色選擇,材質也很重要。屬木的人適合穿棉麻等天然材質,這些布料透氣又親膚,能讓木氣自然流動。夏天可以多穿亞麻襯衫配卡其褲,冬天則推薦墨綠色針織衫搭配深藍大衣,既保暖又有型。記得避免過多金屬色或紅色系,這些顏色容易壓制木氣,讓運勢打折扣喔!

想要提升桃花運的話,可以在配件上下功夫。屬木的女生戴翡翠或綠松石項鍊都很適合,男生則可以嘗試深藍色領帶或墨綠皮帶。這些小細節不張揚卻能默默帶來好運,尤其適合想要低調開運的朋友。平常上班如果公司規定要穿制服,也可以在內搭或襪子顏色上做變化,照樣能招來好能量!

為什麼木屬性的人適合綠色?五行色彩學大解密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五行穿衣」到底怎麼搭,特別是木屬性的人特別愛穿綠色,這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啦!根據傳統五行學說,每個屬性都有對應的幸運色,而綠色就是木屬性人的本命色,穿對了整個人的氣場都會不一樣喔~

五行色彩對照表超實用,幫大家整理好了:

五行屬性 代表顏色 適合穿搭場合
青綠色 面試、談合作
紅色 慶典、派對
黃色 家庭聚會
白色 重要會議
黑色 社交場合

木屬性的人通常性格比較溫和、有創意,就像植物一樣需要生長空間。綠色不僅能增強他們的親和力,還能幫助思緒更清晰。我有個做設計的朋友就是標準木屬性人,她說每次穿綠色衣服的時候,靈感特別多,客戶也比較買單,真的很神奇!

其實五行色彩學在生活中應用很廣,不只是衣服,連居家佈置都可以參考。像木屬性的人房間放點綠色植物,或是用淡綠色的床單,整個人的睡眠品質都會變好。我阿姨就是這樣,她說自從把房間主色調換成綠色後,每天起床都特別有精神,連老公都說她脾氣變好了(笑)。

五行 屬木 顏色

什麼時候穿屬木顏色最好?掌握時機提升運勢,其實跟五行能量流動息息相關。台灣人特別愛講究運勢,穿對顏色真的能讓整天順順的!屬木的顏色主要是綠色系,從淺綠到墨綠都算,這些顏色代表生長、活力,穿對時機就像幫自己充電一樣。

先講最適合穿木色的日子啦!根據農曆節氣,春天當然是首選,特別是立春到穀雨這段時間,萬物都在發芽,穿綠色整個超搭自然能量。另外每週的星期四在五行也屬木,這天穿綠色系衣服或配件,工作會特別有幹勁,提案也容易通過喔!

時機點 推薦顏色 加強效果
春季期間 嫩綠、蘋果綠 提升人際關係
每週星期四 墨綠、軍綠 增加事業運
面試當天 薄荷綠搭配白色 給人清新可靠感
約會場合 草綠色系 增加桃花運

要特別提醒的是,雖然木色很百搭,但也要看場合調整深淺度。像去談生意可以選沉穩的橄欖綠,顯得專業又不失親和力;如果是去聯誼或朋友聚會,活潑的萊姆綠就超適合,整個人看起來會很有朝氣。最近秋天要到了,雖然不是木氣最旺的季節,但偶爾在穿搭中加入一點綠色的圍巾或包包,也能幫自己補充能量。

另外啊,穿木色衣服最好搭配一些天然材質,像棉麻或絲質的,這樣效果會更好。記得避開太多金屬配件,因為金剋木嘛!可以改搭木質手錶或飾品,整個人的氣場會更和諧。早上7-9點是木氣最旺的時段,這時候穿綠色出門特別能帶動整天好運!

商丘張巡祠|忠烈精神必訪景點 | 河南張巡祠門票資訊2025最新版 | 張巡祠參觀攻略|歷史迷必收

說到河南商丘張巡祠,這可是當地超有名的歷史景點!主要紀念唐朝名將張巡,他在安史之亂死守睢陽城的故事,到現在都讓很多人感動。這座祠堂雖然不是那種超級豪華的建築,但走進去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歷史氛圍,特別適合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來參觀。

張巡祠基本資訊

項目 內容
開放時間 08:00-17:30(最後入場時間17:00)
門票價格 成人票¥30/學生票¥15
建議停留時間 1-2小時
交通方式 商丘市區搭乘公交6路直達

祠堂裡最值得看的就是張巡和許遠的塑像,兩位將軍當年在睢陽城並肩作戰的場景被塑造得超有氣勢。旁邊的展廳還展示了很多歷史文物,像是唐代的兵器、盔甲,還有詳細記載睢陽保衛戰的史料。特別要提的是祠堂後面的碑林,上面刻滿了歷代文人對張巡的讚頌詩詞,字跡雖然有些模糊,但還是能感受到古人對這位英雄的敬仰。

最近幾年,台灣雲林台西安西府的信眾也常來這裡交流,因為張巡在台灣被尊稱為「張府千歲」,是很多廟宇供奉的神明。這種兩岸共同紀念同一位歷史人物的現象真的很特別,也讓張巡祠多了幾分親切感。祠堂的工作人員說,台灣來的遊客通常會帶些家鄉的供品來祭拜,像是鳳梨酥、太陽餅這些,形成很有趣的文化交流。

如果你對唐代歷史有興趣,或是想了解台灣民間信仰的源頭,來張巡祠走走準沒錯。雖然地方不大,但每個角落都有故事,慢慢逛下來會發現很多驚喜。記得要穿好走的鞋子,因為祠堂周圍的石板路有點凹凸不平,但這種古樸的感覺反而更貼近歷史的真實面貌。

河南商丘張巡祠

河南商丘張巡祠怎麼去?交通攻略一次看!想去朝聖唐代名將張巡的朋友們,這篇幫你整理好所有交通方式,不管是搭高鐵、火車還是自駕通通有解,讓你輕鬆規劃行程不迷路~

首先要知道張巡祠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古城街道,離市中心大約5公里左右。從商丘市區過去最方便的就是打車,車程約15分鐘,車資大概2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時間充裕想省錢,也可以搭公車慢慢晃過去,順便看看市區風景。

大眾運輸工具選擇:

交通方式 路線說明 車程時間 費用
公車 市區搭乘1路、16路公車到「張巡祠站」下車 約30分鐘 2元
計程車 直接告知司機「去張巡祠」 約15分鐘 20-25元
共享單車 市區有多處停放點,騎到景區門口還車 約25分鐘 1.5元/30分鐘

如果是從外地來的朋友,商丘的交通也很便利。高鐵坐到「商丘站」後,轉乘計程車約20分鐘就能到;搭一般火車到「商丘火車站」的話,出站就有公車可以直接轉乘。自駕遊的民眾可以導航設定「張巡祠停車場」,景區有提供免費停車位,假日建議早點到才不會沒位置。

特別提醒大家,張巡祠開放時間是每天早上8點到下午5點半,最後入場時間是5點。建議可以安排上午參觀,人比較少逛起來更舒服。周邊還有商丘古城牆、應天書院等景點,可以順道一起玩,來個文化歷史一日遊!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張巡祠開放時間是幾點?2025最新資訊」,剛好上個月才去參拜過,這邊就來分享最新情報給大家。張巡祠作為台灣重要的歷史古蹟,每年都吸引超多遊客前往,特別是假日人潮更是滿滿滿,建議大家出發前一定要先確認好時間,免得白跑一趟就可惜啦!

根據2025年最新公告,張巡祠的開放時間如下:

時段 開放時間 備註
平日 08:30 – 17:30 最後入場時間17:00
週六 08:00 – 18:00 延長開放1小時
週日及假日 08:00 – 18:30 最晚入場時間18:00
農曆初一十五 07:30 – 19:00 香客較多建議早點到

要注意的是,張巡祠每個月第一個週一都是固定休館日,如果遇到國定假日就會順延到隔天休息。另外像是颱風天或是特殊節日,開放時間也可能會有調整,建議出發前可以上官方臉書粉絲團查看最新公告,那邊都會第一時間更新消息。

說到參觀小技巧,個人經驗是平日早上人最少,拍照比較不會被干擾。如果是專程來拜拜的話,記得避開中午12點到1點這段時間,因為廟方人員會輪流吃飯,有時候服務會稍微暫停一下。另外現在張巡祠也有推出電子導覽服務,用手機掃QR Code就能聽解說,對歷史有興趣的朋友一定要試試看這個功能。

河南商丘張巡祠

為什麼商丘張巡祠被稱為忠烈祠?歷史故事揭秘。這要從唐朝安史之亂說起,當時張巡死守睢陽城(今商丘)的壯烈事蹟,成為後世敬仰的忠義典範。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這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看看這位將軍是如何用生命寫下傳奇篇章的。

張巡是唐朝著名的將領,安史之亂爆發時,他率領不到七千士兵死守睢陽城長達十個月。面對叛軍十幾萬大軍的圍攻,城內糧草斷絕,士兵們甚至不得不吃樹皮、紙張充飢。最慘烈的時候,張巡甚至殺了自己的愛妾分給將士們食用(這段歷史在《新唐書》中有記載)。雖然最後城破殉國,但他的犧牲為唐朝爭取了寶貴時間,最終平定叛亂。

關鍵事件 時間 重要細節
安史之亂爆發 755年 安祿山起兵反唐
張巡守睢陽 757年 以不足七千兵力對抗十餘萬叛軍
城破殉國 757年十月 張巡與部將南霽雲等36人同時遇害

當時的睢陽保衛戰有多慘烈?據說張巡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牙齒都咬碎了。有次叛軍用雲梯攻城,張巡用鐵鉤把雲梯拉倒,還發明了很多守城妙招。最讓人動容的是,即便在絕境中,他依然堅持每天向朝廷方向跪拜,表達對大唐的忠心。這種精神感動了無數後人,連叛軍將領尹子奇最後都忍不住稱讚他是「真丈夫」。

商丘當地人至今仍流傳著許多關於張巡的故事。比如說他守城時發明的「火牛陣」,把牛角綁上刀,尾巴點火衝向敵軍。還有傳說城破那天,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彷彿老天都在為這位忠臣哭泣。明朝時,商丘百姓為了紀念他,特別在古城牆邊修建了這座祠堂,因為他展現了「忠烈」的最高境界,所以直接以忠烈祠為名。

上善若水是什麼?3分鐘搞懂老子智慧 | 像水一樣生活!上善若水的真諦 | 為什麼成功人士都學上善若水?

何謂上善若水?這個出自老子《道德經》的概念,其實就是在講水那種溫柔卻強大的特質。水看起來很柔軟,但它可以穿透最硬的石頭;水總是往低處流,卻能滋養萬物。這種不爭不搶、默默付出的性格,就是最高級的善良。

水的特性真的很有意思,我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做人處事的智慧。比如說,水遇到障礙物不會硬碰硬,而是會繞過去,這就像我們遇到困難時,與其正面衝突,不如換個方式解決。還有啊,水不管裝在什麼容器裡,都能適應形狀,這不就是教我們要懂得變通嗎?

水的特性 對應的人生智慧 實際應用例子
柔軟卻有穿透力 以柔克剛的處事態度 用溝通代替爭吵化解衝突
往低處流 謙虛低調的為人原則 功勞讓給團隊不搶鋒頭
滋養萬物 無私奉獻的利他精神 主動幫助同事不計較回報
適應任何容器 靈活變通的思考模式 根據不同客戶調整溝通方式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現代人最需要的「水」的智慧。現在社會步調這麼快,大家都急著爭搶,反而忘記了像水一樣柔軟的力量。你看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強勢的,而是最懂得像水一樣順勢而為的。他們知道什麼時候該前進,什麼時候該退讓,這種進退之間的拿捏,就是從水的特性中學來的。

其實我們每天生活中都看得到「上善若水」的實踐。像是媽媽每天默默準備三餐,從來不會炫耀自己的辛苦;或是社區裡那些自發打掃環境的志工,他們做的事情就像水一樣,不張揚卻實實在在地讓世界變更好。這種不求回報的付出,才是最珍貴的善良。

何謂上善若水

什麼是上善若水?老子教我們的處世智慧,這個流傳千年的道家思想,其實就藏在我們台灣人日常生活的智慧裡。老子在《道德經》裡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簡單來說就是做人要像水一樣,柔軟卻有力量,默默滋養萬物卻不搶風頭。這種處世哲學特別適合我們台灣社會,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保持彈性,又能堅持自己的原則。

水的特性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你看它遇到石頭就繞過去,碰到低窪處就填滿,永遠用最省力的方式達到目的。這就像我們在職場上,與其硬碰硬跟同事爭執,不如換個方式溝通;在家庭裡,與其強迫家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不如像水一樣溫柔地影響他們。這種「以柔克剛」的智慧,其實就是台灣人常說的「軟土深掘」,用柔軟的方式反而能達到更深遠的效果。

水的特性 處世應用場景 台灣俗諺對應
柔軟適應地形 職場人際關係調適 軟土深掘
滋養萬物 家庭關係經營 吃人一口還人一斗
往低處流 謙虛處事態度 低頭做人才會出頭
穿透堅石 長期目標堅持 戲棚下站久就是你的

我們常看到台灣的廟口阿伯,泡茶時水壺拿得低低的,這就是「水往低處流」的智慧展現。做人不要太強勢,像倒茶一樣稍微低調些,反而能讓別人更願意親近。水還有一個特質是「不清不濁」,這提醒我們在社會上不要太計較是非對錯,有時候模糊一點反而能讓事情更圓滿。就像我們台灣人處理事情時常說的「橋歸橋,路歸路」,該堅持的堅持,該放手的也要懂得放手。

水的智慧還體現在它的「無形」上,倒進杯子就成杯形,倒進碗裡就成碗形。這不就是我們台灣人最擅長的「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不過這裡說的不是虛偽,而是一種靈活應變的能力。在台灣這麼多元的社會裡,能夠用不同方式跟不同背景的人相處,真的是一種難得的本事。就像水遇到熱變成蒸氣,遇到冷結成冰,我們也要學會在不同環境調整自己的狀態。

為何古人説上善若水?水的七種美德解析,這個流傳千年的智慧其實藏著超實用的人生哲學。老一輩常說「做人要像水一樣」,不是沒有道理的,水的特性根本就是完美人格的教科書啊!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水到底教會了我們哪些事。

首先,水最厲害的就是它的適應力。你看它倒進杯子就變杯子的形狀,倒進碗裡就變碗的樣子,這種隨遇而安的態度超值得學習。現代人常常太執著,遇到不順就卡住,但水告訴我們:換個方式思考,路就會通啦!而且水從來不跟人爭,它總是往低處流,這種謙虛的態度讓它最後反而能匯聚成江河大海。

說到水的七種美德,真的每一項都超有道理:

美德 具體表現 生活應用
柔軟 能適應各種容器形狀 處事圓融不固執
滋養 孕育萬物不求回報 樂於分享幫助他人
潔淨 洗滌污穢自我淨化 保持心靈純粹
謙卑 往低處流不爭高位 待人處世要低調
堅持 滴水穿石的毅力 做事要有恆心
包容 能與萬物混合不排斥 接納不同意見
無私 利益眾生不分彼此 做事不計較得失

水的這些特質在現代社會特別受用。像我們每天上班面對各種人際關係,如果能像水一樣柔軟又有原則,很多衝突根本不會發生。而且現在社群媒體上大家都在比誰更厲害,水的謙卑美德反而顯得珍貴。我認識一些真正成功的前輩,他們都像水一樣,不會到處炫耀自己的成就,但大家都自然會尊重他們。

另外水的堅持也很值得我們學習。你看它一滴一滴地落下,時間久了連石頭都能穿透。現在年輕人常常想一步登天,但很多事真的需要時間累積。我媽常說:「像水一樣慢慢來,該是你的跑不掉。」這句話我越長大越覺得有道理。水的無私更是現代人最欠缺的,它滋養萬物卻從來不要求回報,這種付出不求回報的精神,在人際關係中特別珍貴。

何謂上善若水

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踐上善若水的精神?這個問題看似抽象,但其實很貼近我們的日常。台灣人常說的「做人要像水一樣」,就是指待人處事要柔軟、包容,像水能適應各種容器,又能滋養萬物。這種智慧放在今天忙碌的社會裡特別受用,讓我們來看看具體可以怎麼做。

首先,水的特性是「利萬物而不爭」。在職場上,與其硬碰硬爭輸贏,不如學水那樣懂得繞道而行。比如同事間有意見分歧時,可以先傾聽對方想法,像水一樣柔軟地找到共同點。這種做法往往比強勢堅持更能達成共識,而且能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台灣職場文化講究「和氣生財」,正是這個道理。

生活情境 上善若水的實踐方式 具體好處
家庭相處 多體諒家人情緒,不硬碰硬 減少衝突,增進感情
社區互動 主動幫忙不計較,像水滋養土地 建立互信,創造友善環境
網路討論 理性交流不謾罵,保持流動性 促進良性溝通,避免情緒對立

其次,水的適應力很強,遇到石頭會轉彎,遇到低窪會填滿。現代人常抱怨計劃趕不上變化,這時候就可以學習水的彈性。比如突然被主管要求修改企劃,與其抱怨,不如像水那樣快速調整方向。台灣人常說的「打斷手骨顛倒勇」,就是這種隨機應變的智慧。這種態度不僅能減輕壓力,往往還能發現新的機會。

最後要說的是水的滋養特性。在捷運上看到長輩可以自然讓座,在超商對店員多說聲謝謝,這些小動作就像水滋潤土地一樣,能讓社會更溫暖。台灣的便利商店文化之所以讓人感到親切,正是因為這種日常中的善意流動。這些都不需要刻意為之,而是養成習慣後自然流露的態度。

手機讓生活變超方便!5個你沒想過的好處 | 學生該用手機嗎?我的親身經驗分享 | 智慧型手機改變了我的學習方式

手機帶給我們的便利生活

最近在寫「手機的好處作文」時,才發現原來這個小東西已經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記得小時候要查資料都得跑圖書館,現在只要動動手指就能找到答案,真的是超級方便!手機不光是聯絡工具,它根本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萬能小幫手。

先說說學習方面,現在小朋友寫作業遇到不會的題目,用手機掃一下就能看到解題影片。我表弟上次數學考不好,就是靠手機裡的教學APP慢慢把進度追回來的。而且很多學校都用LINE群組發通知,爸媽也能隨時掌握小孩的動向,這種即時性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像。

使用情境 傳統方式 手機帶來的改變
查詢資料 翻閱書籍/圖書館 隨時隨地Google搜尋
聯絡家人 公共電話/家用電話 視訊通話即時看到對方
記錄生活 紙本日記/相機 手機相簿搭配文字備註

生活便利性就更不用說了,我媽現在買菜都用手機支付,不用再帶一堆零錢。上次全家出遊,光是用手機訂車票、查地圖、找美食,就省下超多時間。連阿公都學會用手機看健康資訊,每天定時量血壓還會自動記錄,醫生說這樣追蹤病情超方便。

最讓我驚訝的是手機還能救人!上次新聞就看到有人爬山迷路,靠手機GPS定位獲救。現在很多手機都有緊急求救功能,遇到危險時真的能派上用場。不過要提醒小朋友,雖然手機很好用,但使用時間還是要控制,像我鄰居小孩就是玩遊戲玩到近視加深,這樣就本末倒置啦。

手機的好處作文

為什麼現代人離不開手機?5個超實用好處告訴你,這問題其實每天都能從身邊朋友口中聽到。手機早就不是單純打電話的工具,它根本就是我們生活的延伸,從早上睜眼到晚上睡覺都黏在一起,到底有什麼魔力讓人這麼依賴?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超實際的日常應用場景。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即時通訊啦!現在誰還用簡訊啊?LINE、Messenger這些APP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跟朋友家人保持聯繫,傳訊息、傳照片、甚至視訊通話都超方便。特別是台灣人最愛的LINE群組,從同事討論公事到親友約吃飯,沒有手機根本跟不上大家的節奏。而且現在連長輩們都學會用貼圖表達心情,這種即時互動的感覺真的回不去了。

再來是行動支付的普及,這幾年台灣真的進步超多。以前出門要帶錢包、找零錢超麻煩,現在用手機嗶一下就能付款,連夜市攤販都開始收LINE Pay了。更不用說綁定信用卡還能累積點數,這種便利性讓很多人錢包都直接放家裡了。看看下面這個表格就知道行動支付有多夯:

支付方式 使用比例 主要年齡層
LINE Pay 45% 20-40歲
街口支付 30% 18-35歲
Apple Pay 15% 25-45歲
現金 10% 主要為長輩

第三個不得不提的就是地圖導航功能。台灣路況這麼複雜,小巷弄又多,沒有Google Maps真的會迷路到哭。特別是騎機車的外送員或開車族,手機架在車上根本是標配。而且現在地圖還會即時顯示路況、推薦最快路線,連附近停車場有沒有空位都查得到,這種實用性真的讓人離不開。

娛樂功能當然也是重點之一。通勤時追劇、等朋友時滑社群、甚至上班偷玩手遊(噓~),手機根本就是現代人的隨身娛樂中心。Netflix、YouTube這些平台讓大家隨時都能看影片,Spotify可以聽音樂,更別說IG和抖音這種殺時間神器。以前無聊只能發呆,現在有手機根本不怕沒事做。

最後是生活小幫手的角色。從記事本、計算機到鬧鐘,手機取代了超多傳統工具。現在連叫外送、預約掛號、查公車時刻都能用手機搞定,台灣的YouBike也要靠APP借車。特別是疫情後各種實聯制、疫苗預約,沒有手機真的寸步難行。這些日常小功能累積起來,就讓人完全離不開這個萬能小工具啦!

學生族如何用手機提升學習效率?3個小技巧分享

各位同學是不是常常覺得手機根本就是學習殺手啊?一滑就停不下來,時間咻一下就沒了。但其實只要用對方法,手機也能變成超強學習工具喔!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自己親測有效的技巧,讓你的手機從娛樂機變身學習機。

首先推薦大家一定要下載「番茄鐘工作法」相關的APP,這個方法真的超有用!設定25分鐘專心讀書,然後休息5分鐘,這樣循環下去。我發現比起一直死撐著讀,效率反而提升超多。而且很多APP還會幫你統計每天的專注時數,看到數字增加真的會很有成就感。我自己是用「Forest」這款,種小樹的設計很可愛,要是中途滑手機樹就會枯死,這種小懲罰反而會讓人有動力堅持下去。

再來就是要善用手機的筆記功能啦!現在很多筆記APP都能同步到電腦,像是Notion或Google Keep都很好用。我習慣上課時直接用手機拍黑板重點,然後馬上在照片旁邊加註解。等回家再用電腦整理,這樣就不會漏掉老師講的重點。特別是有些老師講很快的時候,用手機錄音功能也很方便,回家可以反覆聽不懂的地方。

最後分享一個超實用的表格,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學習場景適合用的APP:

學習需求 推薦APP 特色功能
時間管理 Forest 專注種樹防止分心
筆記整理 Notion 多設備同步、模板豐富
單字背誦 Quizlet 閃卡記憶、遊戲化學習
線上課程 YouTube學習頻道 免費資源多、可調播放速度
小組討論 Google Meet 多人視訊、共享螢幕

記得要把這些學習APP放在手機首頁最顯眼的位置,把遊戲和社交軟體往後移。我自己還會設定每天固定時段強制進入勿擾模式,這樣通知就不會一直跳出來干擾。剛開始可能會不習慣,但堅持一週後就會發現專注力真的差很多!尤其考前衝刺的時候,這些小技巧真的能幫大忙。

手機的好處作文

上班族必看!手機如何讓工作效率翻倍的秘密,其實就藏在我們每天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裡。現代人手機不離身,與其被各種通知干擾,不如好好利用這些小工具來提升工作效率。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上班族實測有效的APP和設定技巧,讓你用手機也能事半功倍!

首先推薦幾個必備的生產力APP,這些都是台灣辦公室最愛用的工具:

類別 推薦APP 特色功能
時間管理 Forest 專注種樹避免滑手機
筆記整理 Evernote 跨裝置同步超方便
文件處理 Google文件 多人協作編輯超流暢
待辦事項 Todoist 智能提醒超貼心

再來分享幾個實用的手機設定技巧。很多人不知道,光是調整通知設定就能大幅減少干擾。建議把非緊急的社交APP通知全部關閉,只保留工作相關的群組和郵件提醒。另外,善用手機的勿擾模式,在重要會議或需要專心時開啟,避免被突如其來的訊息打斷思緒。

最後要提醒的是,手機雖然方便,但也要注意使用習慣。建議上班時間把手機放在視線範圍外,避免不自覺就想拿起來滑。可以設定每小時只檢查一次訊息,其他時間專心處理手邊工作。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手機提升效率的作用,而不是被手機控制你的工作節奏。

OA辦公室是什麼?3分鐘搞懂 | 新手必看!OA設備採購指南 | OA辦公桌怎麼挑?專家建議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辦公室oa意思」到底是什麼,其實OA就是Office Automation的縮寫,中文叫做辦公自動化。簡單來說就是把辦公室裡那些重複性高、流程固定的工作,用電腦系統來處理,讓大家上班可以更輕鬆有效率。

說到OA系統,最常見的就是這些功能啦:

功能類型 實際應用例子 好處
文件管理系統 合約電子化存檔、文件版本控制 不用再找紙本文件找到頭痛
流程審批系統 請假單、報銷單線上簽核 主管不在公司也能快速批准
會議室預約系統 手機APP即時查看空檔時段 不用打電話問總機超方便
即時通訊平台 內部群組討論、檔案共享 跨部門溝通不用跑來跑去

現代OA設備也越來越聰明,像我們公司最近換的OA辦公桌就超讚的!可以電動升降調整高度,久坐站起來工作也沒問題。屏風隔間的設計也改良很多,不再是那種死板的格子間,而是可以根據團隊需求自由組合的模組化系統,採光跟隱私都兼顧到。

高雄有間OA設備廠商還推出多功能事務機,一台機器就能搞定影印、掃描、傳真,還能自動歸檔到雲端。以前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完成的流程,現在坐在位子上按幾個鍵就搞定了,真的省下超多時間。

不過要提醒大家,導入OA系統不是買設備就好喔!我們公司當初就是沒規劃好,結果不同部門用的系統都不相容,反而更麻煩。建議要先評估公司實際需求,像文件流量大的可以加強檔案管理系統,常需要跨部門合作的就要選溝通功能強的平台。

辦公室oa意思

OA辦公室到底是什麼?3分鐘帶你搞懂這個職場術語

最近在求職網站或公司內部常常看到「OA辦公室」這個詞,到底什麼是OA辦公室啊?其實OA就是Office Automation的縮寫,簡單來說就是把辦公室裡那些重複性高、瑣碎的工作自動化處理。像是文件歸檔、請假系統、報表產出這些事情,通通可以交給OA系統來搞定,讓員工可以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現在的OA辦公室已經進化到很厲害的程度了,不只是單純的自動化,還能整合各種辦公需求。舉例來說,很多公司都會用這些功能:

功能類型 具體應用 好處
文件管理 雲端共享、版本控制 不用再找檔案找到天荒地老
流程審批 線上簽核、請假系統 主管不在公司也能快速處理
會議管理 預約會議室、自動發通知 省去來回確認的時間
通訊整合 內部即時通、郵件系統 訊息不漏接,溝通更順暢

你可能會想,這些功能聽起來跟一般辦公室沒兩樣啊?差別就在於OA系統把這些功能都整合在一起,而且可以根據公司需求客製化。像有些公司會把打卡系統也整合進去,或是加入專案管理的模組,讓整個辦公流程更流暢。

實際用過OA系統的人應該都很有感,以前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完成的請款流程,現在可能坐在位子上點幾下就搞定了。特別是現在很多公司都導入行動OA,用手機就能處理公事,不用整天被綁在辦公桌前,對需要外勤的同事來說真的方便很多。

為什麼台灣企業都在用OA系統?這些優點你知道嗎?最近走在辦公室裡,幾乎每個同事都在用OA系統處理工作,從請假、簽核到文件管理,通通離不開它。這種辦公自動化工具之所以在台灣企業這麼普及,其實是因為它解決了傳統紙本作業的痛點,讓工作效率直接翻倍。以前要跑好幾個部門才能完成的流程,現在滑鼠點幾下就搞定,難怪老闆們都愛用!

OA系統最明顯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成本。舉個例子,以前請假要填紙本單據,還要等主管一層層簽核,現在系統自動送審,主管手機點一下就能核准。文件管理也是,再也不用翻箱倒櫃找合約,關鍵字搜尋3秒就出現。更棒的是減少人為錯誤,系統會自動檢查表單欄位有沒有漏填,數字加總不對還會跳出警示,比人工核對可靠多了。

傳統方式 OA系統處理 效率提升幅度
紙本簽核跑流程 線上自動送審 約70%
手動輸入資料 表單自動帶入 約60%
實體檔案歸檔 雲端儲存搜尋 約80%

另一個企業愛用的原因是數據整合超方便。業務報表、人事出勤、採購紀錄全部集中在同個平台,主管想看什麼數據都不用等人工作業,隨時拉出圖表就能開會。而且系統會自動記錄每個修改版本,萬一有人手滑刪錯文件,還能一鍵回復到上個存檔點,根本是辦公室裡的時光機!尤其現在遠距辦公越來越普遍,只要有網路就能登入系統處理公事,員工不用特地跑回公司加班,這種彈性工作模式對年輕世代特別有吸引力。

很多公司導入OA系統後發現溝通成本大幅降低。以前同事間傳檔案都用LINE或Email,版本混亂不說,還常常漏訊息。現在所有討論和文件都集中在系統的專案頁面,誰修改了什麼內容、哪個環節卡關都一目了然。業務部門最常稱讚的是客戶管理功能,從聯繫紀錄到合約進度都能追蹤,新人接手案子也不用從頭問起,系統裡的歷史資料就是最完整的工作交接清單。

辦公室oa意思

新手必看!如何快速上手公司OA系統操作指南

剛進公司最怕遇到OA系統卡關對吧?別擔心!這篇就是要幫各位職場新鮮人快速搞懂這個每天都要用的辦公神器。OA系統說穿了就是把公司大小事都搬到線上處理,從請假、簽核到文件管理通包,熟練後真的能省下超多跑流程的時間呢!

基本功能速成班

首先一定要記住這幾個最常用的功能區塊,就像打遊戲要先熟悉操作介面一樣:

功能區塊 主要用途 使用頻率
個人工作台 待辦事項、郵件通知集中管理 ★★★★★
表單申請 請假、加班、費用報銷等申請 ★★★★☆
文件共享 部門檔案查詢與上傳 ★★★☆☆
通訊錄 快速找到同事分機與部門 ★★★★☆

建議第一天就先設定好「個人工作台」的提醒功能,把主管交辦事項和會議通知都釘選在最顯眼的位置。記得要常按F5刷新頁面,很多新人會漏看最新通知就是因為沒更新畫面啦!

實用操作小技巧

遇到要送簽核的時候,系統常常會要求選擇「流程節點」,這時候別緊張,通常只要記住「先找直屬主管→再跑部門主管→最後到總經理室」這個順序就對了。如果還是不確定,直接問隔壁同事最快,大家剛來的時候也都是這樣摸熟的。另外有個超重要但常被忽略的功能是「草稿暫存」,寫到一半的請假單記得隨時存檔,免得系統當機又要重打整個下午的心血就白費了。

文件共享區記得養成分類的好習慣,建議按照「年度+專案名稱」建立資料夾,例如「2025_官網改版企劃」。上傳檔案時務必檢查版本號碼,不然同事可能會開到舊檔白忙一場。最保險的做法是在檔名最後加上日期,像「活動預算表_20250906」這樣一目了然。

蘇民峯2023風水佈局大公開 | 兔年必看!蘇民峯風水指南 | 2023居家風水這樣擺最旺

2023年蘇民峰風水佈局在當時引起不少討論,特別係針對兔年嘅流年方位同生肖運勢。蘇師傅嘅建議一向都好貼地,唔會講啲太玄嘅嘢,而係教大家點樣用簡單方法調整家居同辦公室擺設,等運勢可以順啲。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下當時幾個重點方位嘅佈局要點,雖然而家已經2025年,但係當中嘅原理同方法都仲可以參考㗎!

首先講下財位,2023年嘅正財位喺正南方,偏財位就喺正西方。蘇師傅建議可以喺呢兩個方位放流水擺設或者植物,但要注意唔好擺假花假草,因為會影響財運流動。如果想加強效果,可以考慮放個小魚缸,養一兩條金魚,記住要經常換水保持清潔。另外,辦公室嘅座位如果可以調整到面向財位就更好啦。

方位 吉凶 建議擺設 注意事項
正南 正財位 流水擺設、植物 避免雜物堆積
正西 偏財位 小魚缸、金屬飾品 水要保持乾淨
東北 桃花位 鮮花、粉水晶 每週換新鮮花
西北 病位 銅器、白色物品 避免紅色裝飾

講到桃花運,2023年嘅桃花位喺東北方,單身朋友可以考慮喺呢個方位擺放鮮花或者粉水晶。蘇師傅特別提醒,花要真花,而且最好每週換,假花反而會招爛桃花。已婚人士就要注意唔好過度催旺呢個方位,以免引起不必要嘅感情糾紛。辦公室如果想增進人際關係,可以喺東北位放杯清水,加幾片花瓣都得。

健康方面就要留意西北方,因為2023年呢度係病位。蘇師傅建議可以放銅器或者白色物品嚟化解,最簡單就係擺個銅錢或者金屬風鈴。要特別注意嘅係,呢個方位盡量唔好用紅色裝飾,因為會加強病氣。如果屋企大門或者睡床剛好喺西北方,可以考慮掛個銅葫蘆或者擺盆白水晶。

最後提下文昌位,2023年喺正中央,屋企有學生或者需要考試嘅人可以喺呢度擺四支富貴竹。蘇師傅話擺嘅時候要用綠色玻璃樽,水養嘅方式最有效。如果想加強效果,可以加埋毛筆或者文昌塔,但記住要保持整潔,雜亂嘅環境會影響文昌星嘅力量。辦公室想提升事業運都可以參考呢個方法,特別係從事創作或者文職工作嘅朋友。

2023 苏民峰风水布局

2025年雖然已經過了兔年,但蘇民峯2023風水佈局重點解析,兔年運勢這樣調整最有效這套方法依然值得參考!畢竟風水講究的是氣場流轉,很多基本原則是不會變的。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調整技巧,讓你在居家佈置上能夠趨吉避凶。

首先要注意的是流年方位,2023年兔年的吉凶方位與往年不同。根據蘇民峯的建議,這幾個方位要特別留意:

方位 吉凶 建議佈置
正東 太歲位 避免動土、擺放紅色物品
正南 桃花位 放置鮮花或粉水晶
西北 財位 擺放流水擺設或聚寶盆
東北 病符位 掛銅鈴或擺放白色物品

說到具體的居家調整,客廳的擺設特別重要。電視櫃最好不要正對大門,這樣容易讓家中的財氣外洩。如果空間允許,可以在沙發背後靠牆的位置放個小櫃子,上面擺些開運竹或是發財樹,既能擋煞又能招財。廚房的部分則要注意爐灶不要正對水槽,水火相沖對家運不太好。

臥室的風水關係到個人運勢,床頭最好靠實牆,避免懸空或對著門。如果房間有鏡子,切記不要讓鏡子直接照到床,這樣容易影響睡眠品質。衣櫃門也要經常關好,不然容易堆積穢氣。這些小細節看起來不起眼,但長期下來對運勢的影響可不小。

最後提醒大家,風水佈局最重要的是整體氣場的和諧。不要太過迷信某個單一擺設,而是要考量整個空間的動線和採光。定期開窗讓空氣流通,保持家中整潔明亮,這些基本功做好了,再配合適當的風水調整,效果會更好喔!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為什麼2023年要特別注意東北方?蘇民峯教你化解煞氣」其實啊,根據風水大師蘇民峯的分析,2023年東北方剛好是「五黃煞」的方位,這個位置如果處理不好,容易招來意外、破財或是健康問題。特別是家裡大門、臥室或辦公室剛好在東北方的朋友更要當心,不過別擔心,蘇師傅也教了我們幾招實用的化解方法,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要知道,五黃煞最怕的就是金屬和聲音,所以可以在東北方掛個銅鈴或是擺放金屬製的風鈴。我家去年就是這樣做,真的感覺運勢順了不少!另外也可以放個銅製的「六帝錢」,這個在台灣很多廟宇附近都買得到,記得要開過光的比較有效喔。如果空間允許,擺個金屬材質的家具或裝飾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這裡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煞氣化解方法對照表:

煞氣類型 化解物品 擺放位置 注意事項
五黃煞 銅鈴/六帝錢 東北方 定期清潔保持光亮
三煞 綠色植物 大門附近 要選闊葉植物
太歲 紅色裝飾 客廳 避免尖角物品

除了這些物品化解法,日常習慣也很重要。像是東北方的窗戶要經常打開通風,讓氣流順暢。如果那個位置剛好是廁所,記得保持乾燥清潔,可以放些粗鹽吸收濕氣。我阿姨家就是廁所在東北,她每天都會點個檀香,說這樣整個家的氣場都會變好。

最後提醒大家,化解煞氣不是擺了東西就沒事,平常還是要多注意這個方位的整潔。像我們家每個月初一十五都會用抹布沾鹽水擦一擦東北方的家具,這樣既能除穢氣,又能讓金屬物品保持光亮。畢竟風水這種東西,信者恆信,但保持環境整潔對身心健康肯定是有幫助的啦!

2023 苏民峰风水布局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如何用蘇民峯風水佈局提升2023年事業運?辦公室這樣擺」其實真嘅唔難,只要掌握幾個重點位同埋避開禁忌,今年嘅事業運即刻可以upgrade!蘇民峯老師成日講,風水最緊要係「藏風聚氣」,特別係辦公室咁重要嘅地方,擺啱位真係可以帶嚟唔少貴人同機會。

首先講吓辦公枱嘅擺法,2023年嘅文昌位喺正東,如果想提升事業運同埋升職加薪,最理想係將辦公枱擺向東面。如果冇辦法移動大枱,至少都要喺枱嘅左邊(青龍位)放一盞黃色枱燈,記住燈光要夠柔和,太刺眼反而會影響專注力。另外,枱面一定要保持整齊,雜物堆積會阻擋財氣流通,特別係文件同文具最好分類放好。

方位 適合擺放物品 禁忌
正東 文昌塔、綠色植物 尖銳物品
西北 金屬擺件、白色物品 紅色裝飾
西南 黃水晶、陶瓷器 過多電子產品

仲有就係座位後面一定要有靠,最好係實牆,如果係玻璃或者空蕩蕩,容易冇貴人幫手。可以喺椅背掛件深色外套或者放個靠墊嚟化解。電腦mon嘅位置都好重要,最好唔好正對門口,會形成「沖煞」,如果冇得改就用張A4紙貼喺mon側邊擋一擋。

辦公室嘅植物選擇都好講究,2023年最適合放富貴竹或者發財樹,但記住要擺單數唔好雙數,同埋要定期修剪枯葉。水種植物嘅水要經常更換,唔好等到濁先換,會影響事業運嘅穩定性。如果想加強效果,可以喺抽屜放粒黑曜石,對化解小人特別有用。

LV隨身錢包開箱!質感爆表 | 小資女必收LV錢包CP值超高 | LV老花隨身錢包經典不敗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LV隨身錢包到底值不值得入手,畢竟一個小小的錢包動輒就要上萬塊,真的會讓人猶豫很久啊!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熱門款式的使用心得,還有實際裝東西的狀況,給正在觀望的你一些參考。

先來說說最經典的Monogram系列,這款真的是LV的長青樹,帆布材質超級耐操,我那個用了三年的隨身錢包到現在看起來還是很新。內層設計很實用,有6個卡位、1個鈔票層,還有個零錢袋,平常出門要帶的東西都能裝得下。不過要注意的是,零錢袋裝太滿的話,錢包合起來會有點鼓鼓的,建議零錢不要放太多。

款式 材質 卡位數量 鈔票層 零錢袋 價格(TWD)
Monogram Eclipse 帆布 6個 1層 18,500
Aerogram 皮革 8個 1層 22,300
Icons 小牛皮 4個 2層 25,800

最近很紅的Aerogram系列走的是簡約路線,皮革摸起來超級舒服,而且比想像中耐髒。這款最大的優點是超薄設計,放進小包包也不會佔空間,特別適合喜歡輕便出門的人。不過因為沒有零錢袋,習慣帶硬幣的人可能要考慮一下。我自己是會另外配一個小零錢包,這樣搭配起來也很方便。

如果是預算比較夠的朋友,可以考慮Icons系列的小牛皮款,質感真的沒話說,拿在手上就是一種享受。這款的設計比較特別,有上下兩個鈔票層,可以把台幣和外幣分開放,對於常出差的人來說超級實用。不過小牛皮比較嬌貴,要定期保養才不會容易有刮痕,懶得照顧的人可能要想清楚。

最後提醒大家,買的時候一定要去專櫃試拿看看,因為每個人對”隨身”的定義不太一樣。有些人喜歡可以放進口袋的大小,有些人則偏好能裝更多東西的款式。像我之前就是太衝動買了太小的一款,結果發現根本不夠裝,只好又再買一個,這樣反而更浪費錢啊!

lv隨身錢包

LV隨身錢包怎麼挑?5個台灣人最愛的實用款式推薦

每次走進LV專櫃,看到琳瑯滿目的錢包款式是不是讓你選擇困難症發作?台灣人挑錢包最重視實用性和耐看度,畢竟這種天天要用的東西,買對款式真的可以用好幾年都不膩。今天就來分享5款在台灣超受歡迎的LV隨身錢包,從經典老花到低調皮革都有,幫你找到最適合的那一個!

先說說挑選重點,台灣天氣潮濕,建議選用Monogram塗層帆布或Epi皮革這類防潑水材質。尺寸也很關鍵,要能輕鬆放進機車置物箱或隨身小包。另外就是卡層設計,現在大家都習慣行動支付,但台灣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實體卡片,建議選有6-8個卡位的款式最實用。

款式名稱 材質 價格區間 適合族群
Victorine錢包 Monogram帆布 NT$20,000-25,000 喜歡經典老花的小資族
Zippy Coin Purse Epi皮革 NT$15,000-18,000 需要零錢格的上班族
Pocket Organizer Damier石墨帆布 NT$18,000-22,000 商務男士的首選
Rosalie Coin Card Vernis漆皮 NT$12,000-15,000 愛俏皮風格的年輕女生
Clea錢包 Taurillon皮革 NT$25,000-30,000 追求極簡質感的品味人士

特別要提Victorine錢包,它在台灣專櫃經常缺貨不是沒原因。三折設計超省空間,內裡有6個卡位加一個鈔票層,放新台幣千元鈔剛剛好不會露出來。而且老花帆布真的很耐操,我自己的用了三年還跟新的一樣,騎車淋到雨擦一擦就沒事,超適合台灣的氣候。

如果是男生要買,Pocket Organizer絕對是首選。石墨色Damier低調又有質感,放名片、信用卡都很體面。尺寸剛好可以放進西裝內袋,也不會像長夾那樣鼓鼓的。很多台灣企業主管都愛用這款,開會時拿出來完全不會失禮,難怪被稱為「商務神器」。

為什麼LV隨身錢包這麼貴?材質與工藝大解析

每次走進LV專櫃,看到那個小小隨身錢包的價格標籤,總會忍不住倒抽一口氣。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到底這些錢包貴在哪裡?首先從材質說起,LV最經典的Monogram帆布可不是普通布料,它是用高密度棉質基底塗上特殊樹脂塗層,經過高溫壓製而成。這種材質不只防水耐磨,用個十年都還很挺,不像一般皮革用久會軟塌變形。而且每塊帆布都要經過嚴格品管,連花紋對齊的誤差都不能超過1mm,這種龜毛程度真的很少見。

再來講講五金配件,你可能沒注意到,LV錢包上的金屬扣環都是用實心黃銅鍍金,不是那種便宜合金。師傅們會手工打磨到完全光滑,連邊角都要處理得圓潤不刮手。我曾經看過專櫃展示的錢包,那個拉鍊滑順度簡直像抹了油一樣,這種細節真的騙不了人。

最後要說的是手工縫製的部分。LV的錢包都是法國老師傅一針一線縫出來的,他們用的是一種叫「馬鞍針法」的特殊技法,這種縫法超級牢固,線跡還會呈現特有的斜角。每個錢包至少要經過200多道工序,從裁片、黏合到最後的品質檢查,全部都要靠經驗老道的師傅親手完成。

成本項目 一般品牌做法 LV做法
主要材質 PVC或普通皮革 特製Monogram帆布
五金配件 合金電鍍 實心黃銅鍍真金
縫製工法 機器車縫 手工馬鞍針法
品管標準 抽樣檢查 每件逐一檢驗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LV錢包的價格其實反映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他們用的材料成本可能是普通品牌的5-10倍,再加上法國當地的人工費用,還有那些傳承百年的工藝技術,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而且你知道嗎?每個錢包出廠前都要經過模擬使用測試,像是反覆開關500次看會不會變形,這種堅持難怪能讓產品用這麼久。

lv隨身錢包

上班族何時該換LV隨身錢包?3個關鍵時機點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到底什麼時候該換掉用了好幾年的LV錢包啊?」其實啊,這種精品錢包雖然耐用,但也不是用一輩子啦!今天就用我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分享幾個明顯該換錢包的時機,讓你的LV錢包永遠保持在最佳狀態。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皮質嚴重磨損的時候。LV的Monogram帆布雖然耐磨,但邊角皮革部分用久了還是會磨損。像我之前那個錢包用了五年,邊緣都磨到露出底色了,信用卡插進去還會刮手,這種時候真的該換了。特別是常放口袋的男生,磨損速度會更快喔!

第二個時機是功能跟不上需求。現在大家都用電子支付比較多,但有些舊款LV錢包設計還是以現金為主。像我自己就遇過想放悠遊卡卻沒專屬卡槽,每次都要翻半天很麻煩。這時候換個有RFID防盜、多卡層的新款會方便很多。

最後是風格與現階段身份不符的情況。剛出社會買的入門款,可能工作幾年後會覺得太學生氣。特別是升主管後,拿個Damier Graphite系列會更顯專業。我朋友就是升副理後,把大學用到現在的錢包換成Capucines系列,整個氣場都不一樣了!

換錢包時機 具體表現 建議款式
皮質磨損 邊角脫皮、五金褪色 經典Monogram新色
功能不足 卡層不夠、無防盜 Pocket Organizer
風格不符 太過年輕或老氣 根據職位選擇新系列

另外要注意的是,LV錢包平均壽命大約3-5年,如果每天使用的話。有些人會覺得「啊這麼貴捨不得換」,但其實舊的可以送洗保養後當備用,或是給家人用。我自己就留著第一個LV錢包當紀念,偶爾換著用也滿有感覺的。

丁末年對照民國幾年? | 丁末年是民國幾年? | 丁末年換算民國年份

最近有朋友在問「丁末年是民國幾年」這個問題,其實這種干支紀年法在台灣的農民曆或傳統文書上還是很常見的。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先知道干支紀年是怎麼輪的,再對照民國年曆就會比較好懂啦!

先說個基本概念,干支是由10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組合而成,每60年會循環一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甲子」。像「丁末年」就是天干「丁」配上地支「未」的組合。不過這裡要特別注意,「丁未」年才是正確寫法,「丁末年」可能是筆誤喔!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把最近幾個丁未年和民國年份列出來:

西元年份 農曆年份 民國年份
1967年 丁未年 56年
2027年 丁未年 116年
2087年 丁未年 176年

從表格可以看出,下一個丁未年會是在2027年,也就是民國116年。這個對照其實不難,只要記住民國元年是1912年,再配合干支60年一輪的規律就能推算出來。像現在是2025年(民國114年),再過兩年就是丁未年啦!

在台灣很多傳統場合還是會用到這種干支紀年,比如說祭祀、擇日或是看風水的時候。像我們常聽到的「歲次丁未」就是這個意思。有些老一輩的長輩寫契約或記事情,也習慣用這種方式來記錄年份呢!

丁末年是民国几年

丁末年到底是民國幾年?快速查詢懶人包

每次看到農曆年份就頭痛嗎?特別是像「丁末年」這種干支紀年,根本不知道對應到民國幾年對吧?別擔心,這篇就來幫大家整理清楚,以後查年份就不用再翻老黃曆啦!

說到干支紀年,其實就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組合,每60年一個循環。而「丁末年」就是天干的「丁」配上地支的「未」,最近幾次出現的年份和對應的民國年份整理給大家:

干支年份 西元年份 民國年份
丁末年 1967 56
丁末年 2027 116
丁末年 2087 176

這樣看起來,下一個丁末年就是2027年,也就是民國116年啦!不過要注意的是,農曆新年通常在國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間,所以如果要精確對應的話,還要看具體日期是在過年前還是過年後。像2027年的農曆新年是在1月28日,所以1月1日到1月27日這段時間其實還算是民國115年喔!

另外也常有人搞混「丁未」和「丁末」,其實正確寫法是「丁未」年啦!「未」是地支的第八位,代表羊,所以2027年也是羊年。不過口語上講「丁末」大家也聽得懂,只是正式文書上還是要寫「丁未」比較正確。這種干支紀年除了用在農曆,傳統上也會用在八字命理、農民曆擇日等等,算是華人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台灣還在用民國紀年?丁末年由來解析」這個話題。其實民國紀年在台灣已經使用了超過一甲子,對很多台灣人來說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但你知道這個制度是怎麼來的嗎?民國紀年是以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那年作為元年計算,所以今年2025年就是民國114年啦!

說到「丁末年」,這其實是干支紀年的一種說法。台灣除了用民國紀年,民間也常看到這種傳統曆法。干支紀年用天干地支組合來標記年份,每60年一個循環。像今年2025年是乙巳年,而「丁末年」則是干支組合中的一種,每隔60年就會輪到一次。這種古老的計年方式在農民曆、廟宇活動還是很常見喔!

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快速對照民國、西元和干支年份:

紀年方式 2025年對應
民國紀年 民國114年
西元紀年 2025年
干支紀年 乙巳年

在台灣,你會發現政府公文、學校畢業證書都是用民國紀年,但民間企業、國際交流時又常用西元紀年。這種「雙軌並行」的狀況其實很台灣特色啦!像我們爸媽那輩都習慣說「民國幾年出生」,但年輕人可能更常直接講西元年份。不過有趣的是,連便利商店的發票上都同時印著民國和西元日期呢!

說到民國紀年的由來,要回溯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隔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當時就決定採用這種紀元方式。後來國民政府遷台,這個制度也就在台灣延續下來了。雖然現在國際上普遍使用西元紀年,但對台灣人來說,民國紀年不僅是時間計算方式,更承載著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

丁末年是民国几年

最近有朋友在問「如何換算丁末年對應的西元年份?3步驟教學」,其實只要掌握天干地支的規律,自己在家也能輕鬆換算喔!台灣人常用的農曆年份常常會用到天干地支,像是今年2025年就是乙巳年,而丁末年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火羊年」,想知道具體對應的西元年份,跟著下面這個簡單方法就能搞定。

首先要知道天干地支的循環規則,天干有10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個(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兩者組合起來每60年會循環一次,這就是我們說的「一甲子」。丁末年中的「丁」是天干的第四位,「未」是地支的第八位,所以只要找到符合這個組合的年份就對啦!

這裡幫大家整理最近幾個丁末年對應的西元年份,方便快速查詢:

農曆年份 西元年份
丁末年 1967
丁末年 2027
丁末年 2087

要自己計算的話也很簡單,首先記住最近的丁末年是2027年,然後往前或往後加減60年就是其他丁末年。比如2027-60=1967,2027+60=2087,這樣就能輕鬆推算出其他丁末年的西元日期了。另外也可以用手機下載農曆轉換的APP,輸入天干地支就能馬上查到對應年份,超級方便!

如果是想要從西元年份反推是不是丁末年,可以先將西元年份減3(因為1984年是甲子年),然後除以60得到的餘數,對照天干地支表就能知道。例如2027-3=2024,2024÷60=33餘44,第44個組合正好就是丁未,所以2027年就是丁末年沒錯。

能者多勞?麥當勞吃爆就對了! | 厲害的人都這樣吃麥當勞 | 麥當勞新解:能者多勞啦

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句「能者多勞 厲害的人就該多吃麥當勞」,這句改編自成語的玩笑話意外戳中台灣人的笑點。麥當勞在我們生活中真的太常見了,從學生時期熬夜趕報告的宵夜,到上班族中午趕時間的午餐首選,根本就是台灣人的精神糧食啊!難怪大家會把「能者多勞」跟麥當勞聯想在一起,畢竟能力越強的人,越需要快速補充能量嘛~

說到麥當勞的魔力,真的不得不佩服它總能抓住台灣人的胃。不管是經典的大麥克,還是限定的勁辣雞腿堡,每次推出新產品都能引發排隊熱潮。而且你知道嗎?麥當勞的餐點其實暗藏玄機,不同組合適合不同場合:

情境 推薦餐點 原因
熬夜加班 雙層牛肉吉事堡+大杯冰咖啡 高熱量提神,CP值爆表
周末追劇 20塊麥克雞塊分享盒 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運動後補充 安格斯黑牛堡+零卡可樂 蛋白質滿滿又不會太罪惡

最近麥當勞還玩起成語新解,像是把「望梅止渴」改成「望薯條止餓」、「畫餅充飢」變成「畫大麥克充飢」,這種創意行銷真的超對台灣年輕人的胃口。難怪網友會開玩笑說,現在成語都要重新定義了,畢竟在速食時代,能快速解決飢餓才是真本事啊!

其實「能者多勞」這個梗會紅不是沒道理的,台灣人工作壓力大,常常忙到沒時間好好吃飯。這時候麥當勞就像救星一樣,三分鐘搞定一餐,還能兼顧美味。特別是那些能力強、工作量大的人,更需要這種高效率的飲食選擇。所以說「厲害的人就該多吃麥當勞」某種程度上也是反映現實啦~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雖然速食方便,但均衡飲食還是很重要喔!

能者多勞 厲害的人就該多吃麥當勞

能者多勞?原來是麥當勞吃貨的終極藉口啦!

每次朋友約吃麥當勞,總有人會說「能者多勞」然後狂點大麥克套餐加雞塊,根本是把這句話當成吃貨的免死金牌啊!其實這根本是我們這些愛吃鬼發明的終極藉口,畢竟看到金黃酥脆的薯條和會牽絲的起司,誰還忍得住啦~

說到麥當勞的經典組合,台灣人最愛的吃法真的超多變化。有人堅持薯條要沾霜淇淋,也有人覺得蘋果派配玉米湯才是王道。以下是我們辦公室同事最常點的邪惡組合排行榜:

排名 主餐 配餐 飲料 備註
1 大麥克 薯條+糖醋醬 冰炫風 一定要把醬擠在盒子上
2 勁辣雞腿堡 六塊雞塊+蜂蜜 零卡可樂 雞塊沾蜂蜜超對味
3 雙層牛肉吉事堡 蘋果派+玉米湯 熱奶茶 冬天限定吃法

最誇張的是上次公司加班,主管說「能者多勞」結果叫了20個happy meal,整個會議室變成兒童餐玩具展覽場。其實大家心裡都知道,根本就是自己嘴饞想嗑薯條,還硬要扯什麼工作表現啦!不過說真的,麥當勞那種罪惡的香味一飄出來,什麼減肥計畫都會瞬間破功,這時候「能者多勞」根本就是拯救吃貨靈魂的最佳台詞啊~

最近麥當勞app還常常推「買一送一」的優惠,每次看到通知跳出來就覺得手機在誘惑我犯罪。明明知道吃太多油炸食物不好,但那個酥脆的聲音和罪惡的口感,真的會讓人一邊說「最後一次」一邊默默掏出錢包。而且現在點餐機那麼方便,手指滑一滑就完成訂單,連給自己反悔的時間都沒有,根本是吃貨的陷阱來著!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超有趣的話題:「為什麼厲害的人都愛往麥當勞跑?真相超好笑」,仔細想想還真的有道理耶!麥當勞根本就是台灣人的另類辦公室,特別是那些自由工作者、創業家,甚至學生族群,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你知道嗎?麥當勞的環境根本就是為高效工作設計的,免費Wi-Fi、充電插座、明亮的燈光,再加上隨時能補充熱量的薯條可樂,根本完美啊!

更誇張的是,麥當勞還自帶「防干擾系統」。你有沒有發現,在咖啡廳工作很容易被隔壁情侶的對話吸引,但在麥當勞就完全不會!因為環境音剛好是那種不會太安靜也不會太吵的狀態,反而能讓人專心。而且麥當勞員工也不會趕人,只要點個套餐就能坐超久,CP值簡直破表。

來看看這些厲害的人都在麥當勞做什麼:

族群 在麥當勞做的事 選擇原因
自由工作者 寫程式、接案、開視訊會議 網路穩定、插座多、隨時能吃飯
學生 讀書、寫報告、小組討論 24小時營業、飲料無限續杯
創業家 談生意、腦力激盪、測試新點子 氣氛輕鬆、不會被當怪人

最搞笑的是,很多網友都說在麥當勞工作效率特別高,可能是因為聞到炸雞香味就會莫名有幹勁。還有人開玩笑說,麥當勞應該推出「辦公套餐」,直接附上延長線和耳塞,肯定大賣!不過說真的,與其花大錢去咖啡廳,不如來麥當勞邊吃薯條邊工作,說不定下一個億萬點子就在你啃漢堡的時候蹦出來呢!

能者多勞 厲害的人就該多吃麥當勞

最近在Dcard上看到一篇「麥當勞員工偷偷説:能者真的可以多勞(吃)」的熱門討論,原來在麥當勞打工真的有不少隱藏版福利啊!身為一個資深麥胞(麥當勞員工自稱),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小秘密,特別是關於「吃」這部分,絕對會讓你羨慕到流口水~

首先最讓人羨慕的就是「員工餐」制度啦!雖然公司規定有固定的折扣優惠,但其實很多店長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要太誇張,偶爾多拿個薯條或雞塊都不會被說話。特別是打烊班,那些當天要報廢的食材,常常就變成員工的宵夜福利了。不過要注意的是,每間分店的「潛規則」不太一樣,有些店管比較嚴,有些店就超級佛心。

這邊整理一個簡單表格,告訴大家不同職位能享受到的食物福利差異:

職位 正職員工餐 打烊班福利 特別節日加碼
櫃檯服務員 5折 可拿當日報廢品 生日餐點免費
廚房人員 免費主餐 可自由組合剩料 新品試吃權
經理級 全免 可帶家人分享 招待券配給

說到最爽的時段,絕對非大夜班莫屬!凌晨時段客人少,有時候整桶剛炸好的雞塊沒賣完,值班經理就會直接開放給員工吃到飽。而且大夜班常常要測試機器,像是冰淇淋機清潔後的第一支霜淇淋、咖啡機保養後的第一杯咖啡,通常都會讓員工先「品管」一下。這些都是公開的秘密,只要不要太誇張(例如整袋外帶),基本上主管們都默許這種小確幸。

另外一個很少人知道的福利是「新品試吃」!每次推出新產品前,總公司都會先送樣品到各分店讓員工訓練用。這時候如果你跟經理夠熟,就能搶先吃到還沒上市的新品。像之前辣味麥克雞塊要重新上市前,我們就整整吃了一星期的測試品,吃到後來都怕了(笑)。不過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要看分店和當班的經理風格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