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九龍柱傳説大揭秘 | 九龍柱風水之謎全解析 | 上海人不敢説的九龍柱
說到上海的地標建築,不得不提上海九龍柱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地方。這根位於延安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會處的龍紋立柱,不僅是交通樞紐,更因為各種都市傳說而成為熱門話題。每次經過這裡,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那些盤繞在柱子上的金色龍雕,實在太有氣勢了!
關於九龍柱的傳說版本很多,最廣為流傳的說法是當年施工時遇到無法解釋的工程障礙,後來請來高僧指點,在柱子上雕刻九條金龍鎮壓地氣,工程才得以順利完成。雖然官方從未證實這些說法,但這種神秘色彩反而讓九龍柱更添魅力,成為上海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九龍柱基本資訊 | 詳細內容 |
---|---|
所在地點 | 上海市黃浦區延安高架路交會處 |
建造時間 | 1990年代中期 |
高度 | 約32公尺 |
特色 | 柱身盤繞9條24K鍍金銅龍 |
都市傳說 | 鎮壓地氣、風水陣法等說法流傳 |
實際走訪九龍柱會發現,這裡的交通流量超級大,柱子本身被來往車輛包圍,想要近距離欣賞並不容易。不過從周邊天橋或高樓往下看,還是能清楚看到那些金龍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的模樣。特別是在傍晚時分,夕陽餘暉映照在龍身上,整根柱子彷彿活過來一樣,氣場十足。
有些計程車司機開車經過九龍柱時,還會特意放慢速度讓乘客拍照,甚至主動講解他們聽過的各種版本傳說。這種在地人才知道的小細節,讓九龍柱不只是冷冰冰的建築物,而是充滿人情味的城市記憶。下次去上海玩,記得把這個特別的景點排進行程裡喔!
大家去上海玩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延安高架路和成都北路交叉口那根超顯眼的「九龍柱」啊?上海九龍柱到底是什麼?原來背後有這些故事,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超有話題性的都市傳說~
這根柱子其實是1995年建高架橋時留下的,最特別的就是柱子上纏繞著九條金光閃閃的銅龍雕塑。聽說當年施工到這裡的時候,怎麼打樁都打不下去,工人們都覺得超詭異的。後來請來了一位高僧,說這裡是「龍脈」經過的地方,要做法事才能繼續施工。結果法事做完後,真的就順利打下去了!為了鎮住這裡的「龍氣」,才特別設計了這根九龍柱。
關於九龍柱的傳說版本超多,有人說那位高僧做完法事後沒多久就圓寂了,也有人說柱子底下其實壓著什麼不得了的東西。不過官方說法當然是這些都只是民間傳說啦~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根柱子現在已經變成上海超有名的地標之一了!
九龍柱小檔案 | 內容 |
---|---|
位置 | 延安高架路與成都北路交叉口 |
建造時間 | 1995年 |
高度 | 約32公尺 |
特色 | 柱身纏繞9條銅龍雕塑 |
設計師 | 趙志榮 |
每次經過九龍柱都會看到好多人在拍照,尤其是晚上打燈的時候,那些金龍看起來真的超氣派的!雖然科學上可能就只是一根普通的柱子,但這些都市傳說就是讓它變得特別有意思啊~下次去上海玩的時候,記得要去親眼看看這根傳說中的九龍柱喔!
九龍柱何時出現在上海?帶你瞭解建造時間軸。這組充滿東方神秘色彩的巨型雕塑,其實是上海城市發展中一個很有意思的公共藝術案例。說到這些盤旋在柱子上的巨龍,很多台灣朋友去上海玩都會特別拍照打卡,但你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嗎?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說到九龍柱的由來,要回溯到1990年代上海大力發展城市建設的時期。當時為了配合地鐵一號線工程,在繁忙的延安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匯處,特別設計了這個兼具風水意涵與藝術價感的裝置。當地人還流傳著各種關於”龍柱鎮壓地脈”的都市傳說,讓這個地方更添神秘色彩。
時間節點 | 重要事件 |
---|---|
1995年 | 延安高架路與南北高架路交匯處動工 |
1997年初 | 九龍柱主體結構完成 |
1999年9月 | 正式對外亮相 |
2000年代初期 | 成為上海知名地標 |
其實九龍柱的建造過程並不簡單,光是那幾條巨龍的鑄造就花了很大功夫。每條龍的姿態都不一樣,有的張牙舞爪,有的盤旋而上,工匠們得先做好泥塑模型,再用銅材一點一點打造出來。最特別的是中間那根主柱,直徑有3米多,要承受整個高架路的重量,所以結構特別堅固。
現在去上海玩的話,在延安高架和南北高架交叉口往上看,就能看到這組氣勢磅礡的九龍柱。尤其是晚上打燈的時候,金銅色的龍身在燈光照射下閃閃發亮,真的很有視覺衝擊力。不少台灣遊客都會特地繞過去看看,順便聽導遊講那些有趣的都市傳說。
誰設計了上海九龍柱?揭曉建築師的神秘背景,這個問題一直讓很多台灣朋友感到好奇。其實這根佇立在延安高架路上的金色龍柱,背後藏著一位低調的台灣建築師——李祖原。你可能對這個名字有點陌生,但他可是設計過台北101的大師級人物呢!
李祖原在1990年代接到上海政府的委託時,正值中國經濟起飛的時期。他巧妙地把中國傳統的龍文化融入現代交通建設,用九條蟠龍纏繞柱體的設計,既解決了高架路支撐結構的問題,又成為上海的地標之一。這種將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手法,正是李祖原最擅長的設計風格。
設計特色 | 文化意涵 | 建築難度 |
---|---|---|
九龍纏繞柱體 | 象徵九五之尊 | 需承受高架路重量 |
24K鍍金表面 | 展現富貴吉祥 | 防鏽蝕工藝要求高 |
螺旋上升造型 | 代表城市發展蒸蒸日上 | 結構力學計算複雜 |
說到李祖原的背景,這位1938年出生的建築師來頭可不小。他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建築系,後來又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回台後不僅創辦了自己的建築師事務所,更在兩岸三地留下許多經典作品。有趣的是,他特別喜歡在作品中融入中國傳統元素,像是台北101的節節高升造型,靈感就是來自竹子和寶塔。
上海九龍柱從1999年落成至今,已經成為遊客必拍的景點。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當初設計時還發生過一段小插曲。據說李祖原為了讓龍的姿態更生動,特別請教了傳統工藝師傅,反覆修改了好幾次設計圖。這種對細節的堅持,正是台灣建築師專業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