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不妥》日劇爆紅!昭和大叔穿越現代超鬧 | 這行為超不妥!台灣人最常踩的10大地雷 | 辦公室這樣做很不妥 前輩偷偷討厭你
當「不妥」成為日常,我們該如何自處?
最近追了日劇《極度不妥!》,劇中昭和大叔穿越到現代面對各種「政治不正確」的衝擊,讓人忍不住反思:在這個動不動就被指責「不妥」的時代,我們是不是活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了?說真的,有時候連開個玩笑都要先想三遍,這種生活實在有點累。
那些年被說「不妥」的瞬間
情境 | 傳統觀念 | 現代標準 | 衝突點 |
---|---|---|---|
辦公室綽號 | 覺得親切 | 可能構成騷擾 | 界線模糊化 |
長輩催婚 | 關心表現 | 壓力來源 | 價值觀差異 |
歷史劇台詞 | 符合時代 | 現今敏感 | 時空背景不同 |
記得前陣子有部古裝劇,因為台詞太「符合歷史」被罵上熱搜。這種情況真的很兩難——完全還原當時的用語會被說不妥,改得太現代又失去味道。就像我阿公常說的:「現在連講話都要拿尺量,到底累不累?」
從「極度不妥」看社會變化
《極度不妥!》這部劇紅到拿下日本流行語大賞,某種程度也反映了現代人的焦慮。劇中大叔那些「昭和發言」在現在看來簡直災難,但仔細想想,不過是30年前大家都覺得沒什麼的事。這種反差讓人不禁思考:所謂的「妥當」標準,是不是也變得太快了?
朋友在學校當老師,說現在連改作文都要避開某些詞彙,怕不小心「政治不正確」。有次學生寫「媽媽煮飯很辛苦」,還被要求改成「家長」以免性別歧視。聽到這種例子,真的會懷疑我們是不是矯枉過正了?
在「對錯」之間尋找平衡點
網路上常看到兩種極端:一種是打著「政治正確」旗號到處糾正別人,另一種是徹底擺爛說「我就爛」。但其實大多數人都卡在中間——知道某些話可能不妥,但又不想活得那麼緊繃。像我有個同事,每次要講笑話前都會先聲明「這可能不太妥」,反而讓氣氛更尷尬。
最近重溫《黑箱日記》和相關討論,發現這類作品之所以引起共鳴,正是因為它們呈現了這種「不上不下」的現實狀態。或許我們需要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標準答案,而是多一點理解與彈性。畢竟,誰沒有幾個「事後想想不太妥」的時刻呢?
最近台灣的日劇迷都在討論一部超夯的作品,為何《極度不妥!》這部日劇在台灣引起熱議?其實這部由宮藤官九郎編劇的深夜劇,用超級ㄎㄧㄤ的劇情和滿滿的黑色幽默,成功戳中台灣觀眾的笑點。故事講述一個穿越時空回到1980年代的現代警察,用現在的價值觀去衝撞當時的社會規範,這種「時空錯置」的荒謬感讓大家看得又哭又笑。
熱議原因 | 具體表現 |
---|---|
超現實劇情 | 主角用現代思維在昭和年代引發連串爆笑衝突 |
社會議題反思 | 透過喜劇包裝討論性別平等、校園霸凌等議題 |
演員魅力 | 阿部貞夫+滿島真之介的絕妙CP感 |
懷舊元素 | 完美復刻80年代日本流行文化 |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雖然看似無厘頭,但每一集都偷偷藏了讓人深思的社會議題。比如有一集講到校園霸凌,用很誇張的方式呈現,但最後會讓觀眾突然被戳到內心。台灣觀眾特別喜歡這種「笑著笑著就哭了」的敘事手法,在PTT日劇版引發超多討論串。
另一個爆紅的原因是劇中滿滿的昭和懷舊風,從服裝、音樂到街景都神還原1980年代。台灣很多30-40歲的觀眾看到劇中的卡帶、電視遊樂器都直呼超有共鳴,甚至有人在FB開社團專門分享劇中出現的復古小物。這種跨越時代的文化共鳴,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找到自己的看點。
宮藤官九郎一貫的惡搞風格這次又升級了,每集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神展開。像是主角突然在80年代推廣BL概念,或是用現代警用裝備嚇壞昭和時代的犯人,這些橋段被台灣網友瘋狂截圖做成迷因圖,在IG和LINE群組瘋傳。這種「極度不妥」卻又莫名合理的劇情,完全打中台灣人愛看熱鬧的胃口。
職場上同事間開玩笑可以活絡氣氛,但何時會覺得職場上的玩笑話已經不妥?這條界線其實很微妙,畢竟每個人的接受度不同。我發現當玩笑開始針對個人特質,或是帶有性別、種族等敏感話題時,通常就已經踩到紅線了。比如拿同事的身材開玩笑,或是用「你們女生就是怎樣怎樣」這種性別刻板印象的言論,就算當事人當下沒反應,心裡可能已經不舒服了。
有時候玩笑的「時機」也很重要。同事剛被主管罵完,你還在那邊開他工作能力的玩笑,這根本是火上澆油。或是有人家裡出事請假,你還在群組裡開生死相關的玩笑,這種就真的很白目。我遇過最誇張的是有同事在客戶面前開黃腔,當場氣氛直接凍結,後來那位同事還被主管叫去「關心」了一番。
下面整理幾種常見的NG玩笑類型,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玩笑類型 | 具體例子 | 可能造成的問題 |
---|---|---|
人身攻擊型 | 「你這麼胖還吃啊?」 | 傷害自尊心,可能涉及職場霸凌 |
性別歧視型 | 「女生就是不會開車啦」 | 強化刻板印象,造成性別對立 |
時機不對型 | 同事被裁員當天開失業玩笑 | 顯得冷血無情,破壞團隊氣氛 |
涉及隱私型 | 「你昨天請假是不是去相親啊?」 | 侵犯個人隱私,讓人感到不自在 |
其實最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將心比心」,如果你是被開玩笑的那個人,聽到這種話會開心嗎?特別是現在職場越來越注重多元共融,很多以前覺得沒什麼的玩笑,現在可能已經不合時宜了。我發現年輕一代的同事對這方面特別敏感,有時候資深同事自以為幽默的話,在他們耳裡根本是冒犯。
還有一種情況是「玩笑開過頭」。比如原本只是小小吐槽同事遲到,結果一直重複講,甚至在其他部門面前也拿來說嘴,這就會讓人覺得是在故意找碴。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他以為自己在跟同事玩鬧,結果對方後來直接向人資投訴他職場霸凌,搞得場面很難看。
咩樣嘅行為喺台灣會被認為極度唔妥?
喺台灣生活,雖然社會風氣相對自由,但都有啲地雷行為真係會畀人側目。什麼樣的行為在台灣會被認為極度不妥?其實好多細節都同在地文化同埋生活習慣有關。台灣人普遍重視禮貌同埋互相尊重,所以一啲看似小事嘅行為,可能就會踩到當地人嘅紅線。
首先,排隊文化喺台灣超級重要。無論係等巴士、買嘢食定係去景點打卡,插隊絕對係大忌!台灣人對排隊秩序好執著,就算只係「暫時幫朋友佔位」都可能被旁人白眼。另外,大聲講電話或者喺公共場所喧嘩,特別係搭捷運嘅時候,好容易引起其他人不滿。台灣嘅公共運輸系統好安靜,大家都好自律咁保持低音量,突然有人大聲講嘢真係會好突兀。
行為類型 | 具體例子 | 台灣人常見反應 |
---|---|---|
衛生習慣差 | 隨地吐痰、亂丟垃圾 | 直接出聲指責或拍照檢舉 |
不尊重排隊 | 插隊、幫多人佔位 | 會被旁人制止或投以譴責目光 |
公共場所噪音 | 捷運上大聲講電話 | 皺眉、遠離或請站務人員處理 |
廟宇禁忌 | 亂摸神像、指指點點 | 被廟方人員警告甚至請離場 |
仲有,台灣嘅廟宇文化好濃厚,入廟拜拜嘅規矩好多。例如唔可以隨便用手指神像、唔可以踩門檻、女性生理期時某啲廟宇會限制進入等等。就算你唔係信徒,都應該保持尊重,觀察其他人點做跟住學。另外,台灣人對環保好重視,垃圾分類做得好徹底。如果你將廚餘丟入一般垃圾桶,或者冇跟指示回收,好可能會被當地阿姨叔叔「溫馨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