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畫字大集合!這些字你都會寫嗎? | 台灣人最愛的16畫字排行榜 | 16畫字測驗!你能寫對幾個?
大家有冇留意過「十六畫的字」其實喺日常生活中都幾常見?尤其係啲傳統工藝品上面,經常會見到呢類筆畫複雜嘅字,就好似1847 Rogers Bros嘅銀器系列咁,佢哋嘅「Reflection」系列產品上面嘅刻字,好多都係十六畫左右嘅繁體字,真係睇得出當年工匠嘅用心。
講到銀器收藏,1847 Rogers Bros嘅「Reflection」系列可以話係經典中嘅經典。佢哋嘅銀器唔單止做工精細,上面刻嘅字體都特別講究。我整理咗幾個常見嘅十六畫字同佢哋喺銀器上嘅應用:
繁體字 | 筆畫數 | 常見用途 |
---|---|---|
銀 | 16畫 | 銀器標記 |
鏡 | 16畫 | 產品系列名稱 |
藝 | 16畫 | 工匠簽名 |
鑄 | 16畫 | 製造工藝標示 |
睇返市面上嘅古董銀器拍賣,1847 Rogers Bros嘅「Reflection」系列特別受歡迎。唔少收藏家都鍾意佢哋嘅設計,尤其係餐具手柄上嗰啲精緻嘅刻字。好似最近eBay上有套88件嘅完整餐具組,手柄位刻嘅「Reflection」字樣就係用咗十六畫嘅繁體字,真係好有味道。
其實除咗銀器,我哋平時用嘅中文字入面,十六畫嘅字都幾有意思。佢哋通常都係啲比較有深度嘅字,好似「龍」、「龜」呢類傳統象徵,又或者「鑄」、「鑒」呢啲同工藝相關嘅字。下次大家見到古董銀器,不妨留意下上面嘅刻字,可能會發現更多有趣嘅十六畫字。
最近在學中文的朋友常常會問「十六畫的字有哪些?常見中文字筆畫數整理」,其實筆畫數真的是中文學習的一個小難關啊!特別是當你要查字典或用輸入法的時候,知道筆畫數真的超級重要。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常見的十六畫中文字,還有其他筆畫數的字怎麼找比較快,這些都是台灣人日常會用到的實用資訊喔!
先來看幾個十六畫的常用字,這些字在生活裡出現的頻率都很高,像是「機」、「樹」、「錢」、「餐」這些字,寫起來雖然有點複雜,但其實多練習幾次就會記住了。特別是「機」這個字,現在大家每天都要用手機,寫多了自然就熟練啦!另外像是「龍」這個字也是十六畫,雖然現在比較少寫,但在一些傳統節日或是店名裡還是很常看到。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一些常見的十六畫字,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字 | 拼音 | 常見詞語 |
---|---|---|
機 | jī | 手機、飛機 |
樹 | shù | 樹木、大樹 |
錢 | qián | 錢包、金錢 |
餐 | cān | 餐廳、早餐 |
龍 | lóng | 龍舟、恐龍 |
除了十六畫的字,其他筆畫數的字要怎麼找呢?其實現在很多線上字典都有筆畫查詢功能,只要輸入筆畫數就能找到相關的字。像是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網站就很好用,可以設定要查幾畫到幾畫之間的字。另外有些手機輸入法也支援筆畫輸入,像是用「ㄅ半」輸入法的時候,就可以用筆畫來找字,對於不確定讀音的字特別方便。
說到筆畫數,其實台灣小學生的國語課本後面都會附筆畫索引,這真的是查字的好幫手。現在雖然大家都用手機比較多,但有時候翻翻實體字典也是不錯的學習方式。特別是有些字的筆畫數可能會讓人搞混,像是「為」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有十二畫喔!所以多練習寫字真的很重要,可以幫助我們更熟悉每個字的結構。
為什麼有些字剛好十六畫?中文造字規則解析
你有沒有發現,像是「龍」、「龜」這些字都剛好是十六畫?這其實跟中文造字的規則大有關係。我們從小學寫字時,老師總說要按照筆順來寫,但很少人會去注意每個字的總筆畫數。其實中文字的結構是有一定規律的,特別是那些筆畫數剛好落在特定數字的字,往往都有其特別的原因。
中文字的構成主要可以分為「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幾種方式。像是十六畫的字,很多都是結合了多個部件組成的複合字。舉例來說,「龍」這個字就是由「立」、「月」、「虫」三個部件組合而成,每個部件的筆畫加起來剛好就是十六畫。這種組合不是巧合,而是古人造字時刻意安排的結構平衡。
下面這個表格列出幾個常見的十六畫字及其組成方式:
漢字 | 部首 | 部件拆解 | 總筆畫 |
---|---|---|---|
龍 | 龍 | 立+月+虫 | 16 |
龜 | 龜 | 丿+田+冂 | 16 |
學 | 子 | 子+冖+臼 | 16 |
興 | 臼 | 臼+丿+八 | 16 |
這些字的筆畫數之所以會剛好十六畫,跟它們的造字原理密切相關。比如「龜」字,雖然看起來複雜,但其實是按照烏龜的外形特徵來描繪的,每一筆都有其代表意義。而「學」字則是典型的形聲字,上半部的「臼」表示讀音,下半部的「子」表示與小孩、學習相關的意思,組合起來筆畫自然就多了。
古人造字時除了考慮字義表達,也很注重視覺平衡。十六畫的字通常結構比較複雜,但又不至於太過繁瑣,剛好能在表達豐富意義的同時,保持書寫的美感。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重要概念的字,像是「龍」、「龜」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字,都會落在這個筆畫數範圍內。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字是不是十六畫?實用技巧分享
每次看到生字都要翻字典查筆畫數實在太麻煩啦!今天來分享幾個台灣人常用的判斷技巧,讓你不用查字典也能快速估算字體筆畫。首先要建立基本概念,像「我」是7畫、「你」是7畫這種常見字的筆畫數要先記起來,當作參考基準。再來就是觀察字形結構,通常上下或左右組合的字,可以把部件拆開來算再加總。
這裡整理幾個判斷小撇步給大家參考:
判斷技巧 | 實際例子 | 注意事項 |
---|---|---|
數橫豎撇捺 | 「樹」字可以先數主幹的「木」部4畫 | 連筆要算一畫,比如「口」是3畫不是4畫 |
記常用部首 | 「艹」頭算4畫、「氵」算3畫 | 有些部首變體要留意,如「⻊」算7畫 |
拆解組合字 | 「體」=「骨」9畫+「豊」7畫=16畫 | 組合時要注意部件相接處是否多出筆畫 |
對比相似字 | 「熱」16畫,可以對比「熟」15畫 | 相似字通常筆畫數接近 |
實際操作時可以先用手指在空中描寫,感受筆畫走向。遇到複雜的字也不用急,先看主要部件,比如「龜」字雖然看起來很複雜,但其實只有16畫。平常多觀察招牌、書本上的字,慢慢就會培養出對筆畫數的敏感度。另外要注意的是,台灣用的標準筆畫數和中國大陸有些微差異,像「為」字台灣算12畫,大陸算9畫,這點要特別留意。
手機現在也有很多筆畫查詢APP可以輔助,但建議先用上面這些方法訓練自己的眼力。像是「臺灣」的「灣」字,拆解成「氵」+「彎」就能快速算出是16畫。記住這些技巧後,下次看到「餐廳」的「廳」字,就能馬上反應是16畫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