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橘子教你考慈濟後中醫 | 慈濟後中醫準備秘笈大公開 | 南橘子的後中醫上榜心得

南橘子教你考慈濟後中醫 | 慈濟後中醫準備秘笈大公開 | 南橘子的後中醫上榜心得

最近「南橘子跟慈濟學士後中醫」這個話題在醫學生圈子裡引起不少討論,特別是對於想轉換跑道的理工科生來說,這條路徑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慈濟學士後中醫系作為台灣少數的後中醫管道,每年吸引許多像南橘子這樣的非醫學背景學生報考,競爭激烈程度不亞於一般醫學系入學考試。

說到報考資格,其實門檻比想像中寬鬆。只要具備學士學位,不論是電機系、資工系還是文組背景都能報考。不過從錄取數據來看,理工科背景的學生確實佔了不小比例,這可能跟考試科目偏重自然科學有關。以下是近三年報考與錄取的基本數據:

年度 報考人數 錄取人數 錄取率 平均年齡
2024 1,283 60 4.7% 27.5
2023 1,156 58 5.0% 26.8
2022 1,042 55 5.3% 26.3

準備考試的過程相當辛苦,南橘子曾在訪談中提到每天要花10小時以上啃書本,特別是對沒有生物化學基礎的人來說,光是理解中醫理論的陰陽五行就得下苦功。許多考生會組讀書會互相打氣,也有人選擇補習班密集衝刺,畢竟考試範圍涵蓋普通生物學、普通化學、中文閱讀寫作等科目,完全靠自學難度很高。

慈濟後中醫的課程設計也很特別,前兩年集中在花蓮校本部學習基礎醫學與中醫理論,後三年則要到各大教學醫院實習。這種緊湊的五年制訓練,讓不少像南橘子這樣的學生在短時間內完成從理工宅到準中醫師的轉變。雖然過程中常聽到有人抱怨背誦內容太多,或是臨床跟診時被老師電得很慘,但想到未來能結合現代科學與傳統醫學,這些辛苦似乎都值得了。

南橘子跟慈濟學士後中醫

南橘子是誰?她為什麼選擇慈濟學士後中醫?這位本名林怡萱的台大生科系畢業生,因為一段在急診室當志工的深刻經歷,毅然放棄科技業高薪,轉身投入中醫領域。她的故事在Dcard和PTT上引起熱議,大家都好奇這個「放棄百萬年薪追夢」的女孩到底在想什麼。

其實南橘子的轉折點發生在2023年冬天,當時她在台北某醫院急診室擔任志工時,親眼見到一位阿嬤因為長期服用西藥導致胃出血,卻又不敢停藥的困境。這件事讓她開始思考:「現代醫學是不是少了點什麼?」後來她接觸到慈濟中醫部的整合治療案例,發現中西醫結合才能真正解決慢性病患者的痛苦,這個發現讓她下定決心報考學士後中醫。

以下是南橘子選擇慈濟學士後中醫的幾個關鍵原因: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原因 具體說明
臨床實習資源豐富 慈濟有附設醫院,學生從大二開始就能跟診
中西醫整合教學 課程包含西醫基礎與中醫經典,培養全人醫療觀念
人文關懷教育 配合慈濟志工體系,強調醫病關係的建立
學費相對優惠 相比其他後中醫系所,慈濟有較多獎助學金機會

南橘子現在已經是慈濟後中醫二年級的學生,她經常在IG分享跟診趣事,像是第一次幫病人把脈時緊張到忘記呼吸,或是背《傷寒論》背到凌晨三點的日常。她笑說雖然同學裡有不少像她一樣的「半路出家」轉職生,但大家都被中醫的博大精深深深吸引。特別是在花蓮校本部上課時,跟著老師上山採藥的經驗,讓她更加確信這條路沒選錯。

從科技業轉戰白袍的過程當然不容易,南橘子坦言最難適應的是「完全不同的思考模式」。她舉例說,以前寫程式講究邏輯分明,現在學中醫卻要懂得「陰陽平衡」的模糊哲學。不過這種挑戰反而讓她覺得更有意思,就像她常說的:「人生嘛,總要勇敢一次!」現在她最大的願望是畢業後能到偏鄉服務,把學到的中西醫整合知識帶給醫療資源不足的居民。

最近好多朋友問我「慈濟學士後中醫的課程內容有哪些?南橘子親身分享」,剛好我去年才從這個program畢業,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課程安排。說實話當初報名前我也很猶豫,畢竟要從頭開始學中醫真的需要很大勇氣,但慈濟的課程設計真的很適合非本科系的人,循序漸進不會一下子太吃力。

先講講基礎課程的部分,前半年主要都在打底子,像是中醫基礎理論、中藥學概論這些。老師上課不會只講理論,常常會帶我們去藥材庫實際聞藥材、摸藥材,這種體驗式教學讓我記得住很多。最特別的是他們會安排「跟診實習」,從第一學期就讓我們在旁邊觀察醫師怎麼看診,這種實務結合理論的方式我覺得超棒!

進到專業課程階段就比較硬了,每週都要背很多方劑和穴位。不過學校很貼心地把重點整理成表格,像這樣:

課程類別 主要內容 特色
中醫診斷學 望聞問切技巧、辨證論治 搭配脈診儀器實作
中藥炮製學 藥材加工、配伍禁忌 實際操作煎藥室設備
針灸推拿學 經絡穴位、刺灸手法 先在模型上練習再真人實作

臨床見習是我覺得收穫最大的部分,從大三開始每週都要去花蓮慈濟醫院跟診。記得第一次幫病人把脈的時候手都在抖,但醫師和學長姐都很耐心指導。學校還會安排「中醫西醫對話」課程,讓我們了解現代醫學觀點,這種跨領域的學習對未來執業幫助很大。

課餘時間我們常要分組準備案例報告,有時候為了查一個方劑的現代研究,整組人泡在圖書館到半夜。雖然很累,但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慈濟的課程特別重視醫病溝通,所以除了專業知識,我們還要修醫學倫理、醫病關係這些軟性課程。

南橘子跟慈濟學士後中醫

最近好多人在問「南橘子如何準備慈濟學士後中醫的入學考試?」其實這條路雖然辛苦,但只要掌握方法還是有機會的。首先要知道考試範圍很廣,從生物、化學到中醫基礎理論都要讀,建議至少提前半年開始準備,每天固定念書時間比較不會慌。

準備重點整理:

科目 準備要點 推薦用書
生物化學 著重人體生理、代謝途徑,要多畫流程圖幫助記憶 《Lehninger生物化學原理》
中醫基礎 陰陽五行、經絡學說要熟,可以搭配穴位模型實際操作 《中醫學基礎理論》
國文 文言文閱讀能力很重要,每天練習一篇古文翻譯 《古文觀止》
英文 醫學專業詞彙要熟,建議整理常見字首字根 《Medical Terminology》

時間安排上,建議把一天分成幾個時段,早上記憶力好可以背中醫理論,下午做題目,晚上整理筆記。我自己是這樣分配:6-8點背書,9-12點寫題庫,下午2-5點上補習班或看線上課程,晚上7-9點整理錯題本。週末一定要做模擬考,訓練答題速度。

補習班選擇要謹慎,台北有幾家專門輔導後中醫的都不錯,但價格不便宜。如果預算有限,可以買二手講義自修,或是參加讀書會。FB社團「後中醫考試交流區」常有人分享免費資源,記得定期上去挖寶。

考古題一定要寫最近5年的,慈濟的題目很有特色,會把中醫和西醫觀念混在一起考。例如去年就出過「用陰陽理論解釋糖尿病」,這種題目平常要多練習才能寫得順。建議準備一本專用筆記本,把常錯的題型分類整理,考前翻閱特別有用。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