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地形超壯觀!這些地方必看 | 墨西哥地形全攻略,旅遊必存 | 你不知道的墨西哥地形秘密
墨西哥地形真係好多元化,從高聳嘅火山到遼闊嘅沙漠,再到熱帶雨林同綿長嘅海岸線,成個國家嘅地貌變化豐富到令人驚嘆。如果你係鍾意探索自然景觀嘅旅人,墨西哥絕對會俾到你唔少驚喜。呢度嘅地形唔單止影響咗當地嘅氣候同生態,仲塑造咗獨特嘅文化同生活方式。
墨西哥中部係一片廣闊嘅高原,平均海拔約2000米,被稱為「墨西哥高原」。呢度有唔少活火山,比如波波卡特佩特火山(Popocatépetl),佢海拔超過5400米,係墨西哥第二高峰。高原氣候涼爽,同沿海嘅炎熱形成強烈對比,所以墨西哥城等大城市都集中喺呢度。高原周圍被馬德雷山脈(Sierra Madre)包圍,東、西、南三面都有呢條山脈嘅分支,形成天然屏障。
地形類型 | 特徵 | 著名例子 |
---|---|---|
高原 | 海拔高,氣候涼爽,適合人居 | 墨西哥高原 |
火山 | 活火山同休眠火山眾多,部分山峰終年積雪 |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奧里薩巴火山 |
沙漠 | 北部地區乾燥少雨,有廣闊嘅沙漠景觀 | 奇瓦瓦沙漠 |
熱帶雨林 | 東南部潮濕多雨,生物多樣性豐富 | 拉坎頓雨林 |
海岸線 | 東臨墨西哥灣同加勒比海,西瀕太平洋,沙灘同礁湖景觀優美 | 坎昆、洛斯卡沃斯 |
墨西哥北部地形以沙漠同乾燥草原為主,奇瓦瓦沙漠(Chihuahuan Desert)係北美洲最大嘅沙漠之一,佔地超過30萬平方公里。呢度晝夜温差大,植物同動物都演化出適應極端環境嘅能力,比如仙人掌同沙漠狐。而東南部就完全唔同,尤卡坦半島(Yucatán Peninsula)係一片平坦嘅石灰岩地形,地下有大量溶洞同地下河,形成咗獨特嘅喀斯特地貌。著名嘅天然井(cenote)就係呢種地形嘅產物,古時瑪雅人視佢哋為聖地,而家就成為咗遊客打卡嘅熱點。
墨西哥嘅海岸線全長超過9000公里,東面係墨西哥灣同加勒比海,西面係太平洋。東海岸嘅坎昆(Cancún)同圖盧姆(Tulum)以白沙灘同碧藍海水聞名,而西海岸嘅洛斯卡沃斯(Los Cabos)則以壯觀嘅岩岸同豐富嘅海洋生物吸引遊客。由於地形多變,墨西哥嘅海洋生態亦都好豐富,係潛水同觀鯨嘅好去處。
墨西哥地形到底長怎樣?帶你快速認識這個國家!這個位於北美洲南部的國家,地形超級多元,從沙漠到熱帶雨林通通有,根本就是地理課本的活教材啦!墨西哥超過一半都是高原和山地,特別是中央高原這塊,海拔大概1000-2000公尺,首都墨西哥城就坐落在這裡。而且你知道嗎?這裡的火山超多,光是活火山就有14座,最高峰奧里薩巴火山海拔5636公尺,比玉山還要高欸!
墨西哥的地形可以簡單分成幾個主要區域:
地形區 | 特色 | 代表城市 |
---|---|---|
中央高原 | 佔全國面積1/3,氣候涼爽,墨西哥首都所在地 | 墨西哥城 |
西馬德雷山脈 | 沿太平洋岸延伸,地形崎嶇,有「墨西哥脊樑」之稱 | 奇瓦瓦 |
東馬德雷山脈 | 比較低緩,是重要農業區 | 蒙特雷 |
尤卡坦半島 | 平坦的石灰岩地形,有超多天然井和瑪雅遺跡 | 坎昆 |
沿海平原 | 太平洋岸和墨西哥灣岸都有,熱帶氣候,適合種香蕉、咖啡 | 阿卡普爾科 |
說到墨西哥的東南部,那裡的熱帶雨林超級茂密,跟我們印象中的沙漠景觀完全不一樣!特別是恰帕斯州這一帶,雨量充沛到不行,生物多樣性超級豐富。而西北部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就完全是另一種風景,乾燥少雨,有很多仙人掌和沙漠植物,跟美國的加州氣候很像。
墨西哥灣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氣候也差很多喔!東岸因為有墨西哥灣暖流經過,比較溫暖潮濕;西岸則受到加利福尼亞寒流影響,相對乾燥涼爽。這種多樣的地形讓墨西哥可以種出超多不同種類的農作物,從高地的玉米、小麥,到熱帶的咖啡、香蕉通通有,難怪墨西哥菜這麼豐富多元!
墨西哥為什麼有這麼多火山?原來跟這個板塊有關!相信很多人都對墨西哥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家感到好奇,特別是它那壯觀的火山群。其實這一切都跟「科科斯板塊」有關,這個板塊就像個調皮的小孩,一直往北美板塊底下鑽,結果就讓墨西哥變成火山大本營啦!
說到墨西哥的火山分佈,最有名的就是橫貫東西的「橫斷火山帶」了。這條火山帶從太平洋沿岸一路延伸到墨西哥灣,全長超過900公里,上面佈滿了各種活火山和休眠火山。像是大家常聽到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Popocatépetl)和科利馬火山(Colima),都是這個區域的明星級火山呢!
火山名稱 | 海拔高度 | 最近噴發年份 | 活躍程度 |
---|---|---|---|
波波卡特佩特火山 | 5,426公尺 | 2024年 | 高度活躍 |
科利馬火山 | 3,820公尺 | 2023年 | 經常噴發 |
帕里庫廷火山 | 2,800公尺 | 1952年 | 休眠中 |
科科斯板塊每年以大約5公分的速度往北美板塊下方俯衝,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岩漿。這些岩漿就像被擠壓的牙膏一樣,沿著地殼的裂縫往上冒,最後就從地表噴發出來形成火山。而且因為板塊運動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墨西哥的火山活動特別頻繁,光是過去100年就有超過20次重大噴發紀錄。
墨西哥城就建在火山帶旁邊,距離活躍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只有70公里。當地人早就習慣跟火山當鄰居了,甚至還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火山預警系統。不過說真的,住在這麼多火山旁邊雖然有點危險,但也讓墨西哥擁有超肥沃的火山土壤,種出來的農作物都特別好吃呢!
墨西哥高原在哪裡?當地人怎麼生活在那邊?這個問題讓不少人好奇。其實墨西哥高原就位於墨西哥中部,佔了全國面積的1/3左右,海拔平均在2000公尺以上,被東西馬德雷山脈包圍著,像個天然的大碗公。這裡氣候涼爽乾燥,跟台灣濕熱的天氣完全不同,日夜溫差可以大到15度以上,當地人常說「中午穿短袖,晚上要加外套」就是這個意思。
說到當地人的生活,首先要提的就是他們的傳統農業。雖然高原缺水,但他們發展出獨特的耕作方式:
主要作物 | 耕作特色 | 常見料理 |
---|---|---|
玉米 | 耐旱品種,梯田種植 | 墨西哥薄餅(Tortilla) |
仙人掌 | 不需太多水,可食用 | 仙人掌沙拉(Nopalitos) |
豆類 | 與玉米輪作,固氮 | 燉豆湯(Frijoles) |
住在高原上的原住民社群還保留著很多古老習俗,像是每年11月的亡靈節,他們會用萬壽菊鋪成小路,指引祖先靈魂回家。現代年輕人則多數搬到墨西哥城這種大城市工作,但週末還是喜歡回老家參加市集,買手工編織的羊毛披肩(Sarape)來禦寒。高原上的房子牆壁都很厚,窗戶小小的,這樣白天不會太熱,晚上也能保暖,跟台灣的建築風格差很多。
交通方面,因為地勢高高低低的,很多地方還在使用驢子運貨,不過主要城市之間都有高速公路連接。有趣的是,這裡的公交車司機開車超級猛,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照樣飆很快,第一次坐的人通常會嚇得抓緊扶手。當地人早就習慣了,還能邊坐車邊啃著Taco看風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