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十三帝秘史大公開 | 你不知道的清朝皇帝趣聞 | 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的真相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不得不提「大清十三帝」這個稱呼。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到溥儀退位為止,清朝總共經歷了十三位皇帝,每個人都留下不少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皇帝們的趣聞軼事,讓大家更了解這段歷史。
首先要介紹的是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他原本只是個女真部落的首領,後來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他的兒子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正式開啟了清朝的歷史。說到這裡,我們先來看看清朝十三位皇帝的基本資料:
順序 | 廟號 | 年號 | 在位時間 |
---|---|---|---|
1 | 太祖 | 天命 | 1616-1626 |
2 | 太宗 | 天聰/崇德 | 1626-1643 |
3 | 世祖 | 順治 | 1643-1661 |
4 | 聖祖 | 康熙 | 1661-1722 |
5 | 世宗 | 雍正 | 1722-1735 |
6 | 高宗 | 乾隆 | 1735-1796 |
7 | 仁宗 | 嘉慶 | 1796-1820 |
8 | 宣宗 | 道光 | 1820-1850 |
9 | 文宗 | 咸豐 | 1850-1861 |
10 | 穆宗 | 同治 | 1861-1874 |
11 | 德宗 | 光緒 | 1874-1908 |
12 | 無 | 宣統 | 1908-1912 |
康熙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的皇帝,足足61年,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平三藩、收台灣,可以說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而他的孫子乾隆皇帝也不遑多讓,在位60年,還當了3年太上皇,自稱「十全老人」,可見其自負。不過說到清朝後期就比較慘了,道光皇帝開始,清朝就逐漸走向衰落,鴉片戰爭、太平天國、八國聯軍,這些事件讓清朝元氣大傷。
特別要提的是末代皇帝溥儀,他3歲登基,6歲退位,後來還被日本人弄去當偽滿洲國的皇帝,一生可以說是相當坎坷。現在北京故宮裡還保留著很多清朝皇帝的文物和故事,有機會去參觀的話,可以好好感受一下這段歷史。
大清十三帝是誰?帶你認識清朝歷代皇帝。清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到溥儀退位結束,總共經歷了十二位皇帝(嚴格來說是十三位,包含追尊的清太祖努爾哈赤)。這些皇帝各有特色,有的開疆拓土,有的守成有餘,還有的見證了王朝的衰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影響中國歷史深遠的統治者們。
清朝皇帝的年號和統治時間可是大有學問,從入關前的後金時期到後來的盛世與衰敗,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故事。比如大家最熟悉的康熙、雍正、乾隆這「康雍乾盛世」的三位皇帝,就是清朝最輝煌的時期。而到了後期的道光、咸豐,就要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了。
順序 | 廟號 | 年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清太祖 | 天命 | 1616-1626 | 努爾哈赤,後金建立者 |
2 | 清太宗 | 天聰/崇德 | 1626-1643 | 皇太極,改國號為清 |
3 | 清世祖 | 順治 | 1643-1661 | 福臨,清朝入關第一位皇帝 |
4 | 清聖祖 | 康熙 | 1661-1722 | 玄燁,在位61年創紀錄 |
5 | 清世宗 | 雍正 | 1722-1735 | 胤禛,勤政改革的皇帝 |
6 | 清高宗 | 乾隆 | 1735-1796 | 弘曆,自稱十全老人 |
7 | 清仁宗 | 嘉慶 | 1796-1820 | 顒琰,面對白蓮教起義 |
8 | 清宣宗 | 道光 | 1820-1850 | 旻寧,鴉片戰爭時期 |
9 | 清文宗 | 咸豐 | 1850-1861 | 奕詝,太平天國運動 |
10 | 清穆宗 | 同治 | 1861-1874 | 載淳,兩宮太后垂簾聽政 |
11 | 清德宗 | 光緒 | 1874-1908 | 載湉,戊戌變法失敗 |
12 | 無 | 宣統 | 1908-1912 | 溥儀,清朝末代皇帝 |
說到這些皇帝的故事,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智擒鰲拜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而他的孫子乾隆更是創下中國皇帝最長壽紀錄,活到89歲。不過清朝後期就沒這麼風光了,道光皇帝面對英國人的船堅砲利,簽下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屈辱史的序幕。咸豐皇帝更慘,在位期間遇到太平天國運動,最後還死在避暑山莊。
清朝皇帝何時在位?完整年表一次看!對於喜歡歷史的朋友來說,搞清楚清朝12位皇帝的統治時間真的很重要。清朝從1636年建立到1912年滅亡,總共延續了276年,這段期間發生過許多影響中國歷史的重大事件。今天就讓我們用最清楚的方式,把每位皇帝的在位時間整理給大家參考。
清朝皇帝的年表其實蠻有意思的,從開國的努爾哈赤到末代溥儀,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特別要注意的是,清朝在入關前後使用的年號不太一樣,而且有些皇帝在位時間特別長,像是康熙、乾隆這兩位,加起來就超過120年呢!
皇帝姓名 | 年號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努爾哈赤 | 天命 | 1616-1626 | 後金建立者 |
皇太極 | 天聰/崇德 | 1626-1643 | 改國號為清 |
福臨 | 順治 | 1643-1661 | 清軍入關 |
玄燁 | 康熙 | 1661-1722 | 在位61年 |
胤禛 | 雍正 | 1722-1735 | 勤政改革 |
弘曆 | 乾隆 | 1735-1796 | 實際掌權63年 |
顒琰 | 嘉慶 | 1796-1820 | 白蓮教亂 |
旻寧 | 道光 | 1820-1850 | 鴉片戰爭 |
奕詝 | 咸豐 | 1850-1861 | 太平天國 |
載淳 | 同治 | 1861-1874 | 慈禧聽政 |
載湉 | 光緒 | 1874-1908 | 戊戌變法 |
溥儀 | 宣統 | 1908-1912 | 末代皇帝 |
這個表格把清朝所有皇帝的在位時間都列得很清楚,大家可以發現從康熙到乾隆這段所謂的”康乾盛世”就佔了將近一半的清朝歷史。而到了晚清時期,皇帝更迭速度明顯變快,這也反映出當時政治局勢的動盪不安。特別要提的是,溥儀雖然在1908年就即位,但實際掌權時間很短,1912年清朝就正式滅亡了。
大清十三帝做了哪些事?重要政績整理?這問題對歷史愛好者來說超有意思的啦!清朝從努爾哈赤到溥儀總共經歷了十二位皇帝(嚴格來說是十三位,因為皇太極改國號前還有個天聰年號),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獨特的施政風格和重要事蹟,今天就來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讓歷史變得更親切好懂~
皇帝 | 年號 | 重要政績 |
---|---|---|
努爾哈赤 | 天命 | 建立後金政權、創立八旗制度、統一女真各部 |
皇太極 | 天聰/崇德 | 改國號為大清、建立六部制度、征服朝鮮 |
順治 | 順治 | 入主中原定都北京、推行剃髮易服、初步穩定政局 |
康熙 | 康熙 | 平定三藩之亂、收復台灣、簽訂尼布楚條約、編纂《康熙字典》 |
雍正 | 雍正 | 推行攤丁入畝、設立軍機處、整頓吏治、實行秘密立儲 |
乾隆 | 乾隆 | 十全武功、編纂《四庫全書》、達到清朝鼎盛時期 |
嘉慶 | 嘉慶 | 鎮壓白蓮教起義、懲治和珅、面臨財政困難 |
道光 | 道光 | 鴉片戰爭爆發、簽訂《南京條約》、推行節儉政策 |
咸豐 | 咸豐 | 太平天國運動、英法聯軍入侵、簽訂《天津條約》 |
同治 | 同治 | 同光中興開始、平定捻軍、洋務運動展開 |
光緒 | 光緒 | 戊戌變法、甲午戰爭、義和團運動、清末新政 |
宣統 | 宣統 | 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簽訂退位詔書 |
說到清朝皇帝,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康熙、雍正、乾隆這祖孫三代了吧!康熙在位61年超猛的,不僅打敗鄭成功兒子收復台灣,還跟俄國人簽了尼布楚條約,根本是清朝最強CEO。雍正雖然只當了13年皇帝,但他超會整頓內政,創立的軍機處讓行政效率大提升,根本是清朝最佳管理顧問。至於乾隆爺就更不用說了,把清朝帶到最巔峰,但晚年有點太愛享受,讓國庫開始吃緊。
嘉慶之後的皇帝就比較辛苦啦,要面對內憂外患。道光皇帝遇到鴉片戰爭,被迫簽了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咸豐更慘,太平天國鬧得轟轟烈烈;到了光緒時期雖然想變法圖強,但最後還是失敗收場。這些歷史事件都超級精彩的,每個皇帝在位時發生的大事,其實都深深影響了台灣後來的發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