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無定所是甚麼意思?3分鐘搞懂 | 居無定所定義|台灣人常見狀況 | 居無定所意思解析|生活必知
「居無定所意思」其實就是指一個人沒有固定的住所,生活狀態比較漂泊不定的情況。這種生活方式在現代社會越來越常見,特別是在年輕族群中,有些人選擇這樣的生活是為了追求自由,也有人是因為經濟壓力被迫如此。
說到居無定所,很多人會聯想到以下幾種情況:
類型 | 特徵 | 常見族群 |
---|---|---|
自願型 | 主動選擇流浪或旅居生活 | 數位遊民、背包客 |
經濟型 | 因房租壓力被迫頻繁搬家 | 剛出社會的年輕人 |
工作型 | 因工作需要經常變動居住地 | 外派人員、巡迴工作者 |
特殊型 | 因家庭或其他因素無法定居 | 某些弱勢族群 |
我自己有位朋友就是典型的居無定所例子,他做遠距工作,這三年來住過台北、台中、高雄,甚至還去澎湖住了兩個月。他說這種生活方式讓他感覺很自由,可以隨時體驗不同地方的生活,但缺點是很難建立穩定的社交圈,每次搬家都要重新適應環境。
居無定所的生活其實需要很強的適應能力,光是找房子就是一大挑戰。現在很多房東都不喜歡短租,合約至少都要簽一年,這對想嘗試不同居住地的人來說很不方便。另外像網路申請、水電過戶這些瑣事,每次搬家都要重新處理一遍,真的很耗時間精力。
不過話說回來,居無定所也不見得都是負面的。有些人就是透過這樣的方式,找到了最適合自己居住的城市。我認識一位設計師,她花了兩年時間在台灣各縣市短居,最後發現台東的生活步調最適合她,現在已經在那邊定居三年了。
1. 什麼是居無定所?台灣人最常遇到的居住困境
講到「1. 什麼是居無定所?台灣人最常遇到的居住困境」,其實就是形容那種沒辦法穩定住在同一個地方的生活狀態。在台灣,這種情況比想像中還常見,尤其對年輕人來說,房租貴、買房難,很多人就像在玩「搬家大富翁」,每隔一陣子就要重新找地方住。
先來看幾個台灣人最頭痛的居住問題:
困境類型 | 具體表現 | 影響族群 |
---|---|---|
房租壓力 | 薪水1/3以上付房租,存不了錢 | 北漂族、年輕上班族 |
買房門檻高 | 頭期款動輒百萬,薪水追不上房價 | 首購族、新婚夫妻 |
租屋品質不穩 | 房東突然賣房、惡意漲租 | 學生、低收入戶 |
工作地點限制 | 公司附近租不起,通勤時間超長 | 科技業、服務業人員 |
以台北為例,現在隨便一間10坪小套房月租就要1.5萬起跳,但基本工資才2萬8,扣掉房租連吃飯都要精打細算。更不用說想買房的人,看到動輒千萬的房價,根本連頭期款都存不到。很多朋友都說,每次租約到期前兩個月就開始焦慮,因為房東可能又要漲租500-1000塊,或是直接不續租要把房子收回去賣。
這種「居無定所」的狀態最麻煩的就是生活很難規劃。想買家具怕下次搬家麻煩、不敢跟鄰居深交因為住不久、連養寵物都要考慮房東給不給養。我認識一個在內科上班的工程師,三年內搬了四次家,每次都是因為房東要賣房或改建,他說現在行李都不敢完全拆箱,隨時做好搬家的準備。
2. 誰最容易陷入居無定所的生活狀態?這個問題其實反映了台灣社會中幾個特定族群的困境。在房價高漲、租金不斷攀升的環境下,有些人的生活真的就像在走鋼索,一不小心就會掉入無家可歸的深淵。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剛出社會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在台北工作的「北漂族」。22K的起薪要應付動輒上萬的房租,再加上生活開銷,每個月根本存不到錢。很多年輕人只能選擇住在狹小的分租套房,或是乾脆當起「沙發衝浪客」,過著四處借住的生活。
再來就是單親家庭,特別是獨自撫養孩子的媽媽們。根據社福單位的統計,這類家庭往往是租屋市場中最容易被拒絕的對象。房東擔心小孩吵鬧、擔心單親媽媽經濟不穩定,寧可把房子租給其他人。
族群 | 主要困境 | 常見居住狀況 |
---|---|---|
年輕北漂族 | 低薪高房租 | 分租套房、借住朋友家 |
單親家庭 | 租屋歧視、經濟壓力 | 頻繁搬家、居住環境差 |
中高齡失業者 | 難找工作、存款耗盡 | 租不起房、暫住親友家 |
中高齡失業者也是高風險族群。很多四五十歲被裁員的人,找工作處處碰壁,積蓄很快就見底。他們可能原本有自己的房子,但為了生活不得不賣掉,最後連租房子都有困難。有些人只能暫時寄住在親戚家,過著看人臉色的生活。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群體是身心障礙者。他們不僅要面對就業困難,很多租屋處根本沒有無障礙設施。就算找到工作,微薄的薪水也很難負擔適合的居住環境,常常被迫住在條件很差的空間裡。
3. 為什麼現代人越來越容易居無定所?這個問題其實反映了當代社會的幾種現實狀況。房價高漲、工作型態改變,還有價值觀的轉變,都讓「安定下來」變得越來越不容易。先不說台北市動輒千萬的房價,就連中南部房價這幾年也是漲到讓人很有感,年輕人想買房根本是天方夜譚。
現在的工作環境也跟以前很不一樣,越來越多公司採用短期合約或派遣制度,甚至流行遠距工作。很多人可能今年在台北上班,明年就被調去高雄,後年又可能被外派到國外。這種不穩定的工作型態,自然讓人很難在一個地方長期定居。再加上現在流行「斜槓人生」,很多人同時做好幾份工作,更增加了居住地點的流動性。
原因 | 具體表現 | 影響程度 |
---|---|---|
房價高漲 | 雙北房價所得比超過15倍 | ★★★★★ |
工作型態改變 | 短期合約、派遣工作增加 | ★★★★ |
價值觀轉變 | 更重視自由與彈性生活 | ★★★ |
現代人對於「家」的定義也跟以前不一樣了。老一輩覺得要有自己的房子才叫成家,但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租屋也沒什麼不好,反而可以隨時換環境。有些人甚至選擇當「數位遊牧民族」,帶著筆電全世界跑,哪裡有網路就在哪裡工作。這種生活型態在十年前可能還很罕見,但現在已經越來越普遍了。
另外一個不能忽略的因素是社會結構的改變。以前可能一個家族都住在同個區域,互相照應。但現在家庭規模越來越小,很多人都是獨自在外打拼,沒有那種「落葉歸根」的牽絆。再加上現在交通方便,高鐵一個多小時就能從台北到高雄,讓人更不會覺得非要在某個特定地方定居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