牀高怎麼選?專家教你黃金比例 | 牀墊離地幾公分最舒服?實測分享 | 小宅救星!牀下收納空間這樣規劃

牀高怎麼選?專家教你黃金比例 | 牀墊離地幾公分最舒服?實測分享 | 小宅救星!牀下收納空間這樣規劃

最近幫朋友新家挑床架時,發現「床高」這個細節比想像中重要很多耶!以前都覺得床墊舒服就好,但實際躺過不同高度的床之後,才發現連上下床的姿勢、收納空間的利用都會受影響。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人挑床高時最常遇到的狀況,還有我們實際測量各種家具搭配的心得~

先說說最常見的標準床高,通常床架+床墊總高度在50-60公分最剛好。這個高度坐著的時候雙腳可以自然踏地,對長輩或關節不好的人特別友善。不過現在流行加高收納床框,像我們量過IKEA的MALM系列,床底抽屜全拉開時總高度會到65公分左右,雖然拿東西要彎腰,但換季棉被收納真的超方便!

這邊整理幾個熱門床型的高度比較:

床型 床架高度 加標準床墊後 適合族群
低箱床 20-25cm 45-50cm 小空間/喜歡日式風格
標準收納床 30-35cm 55-60cm 一般家庭
高箱儲物床 40-45cm 65-70cm 收納需求大
歐式高腳床 50cm↑ 75cm↑ 挑高空間/特殊設計

記得上次去觀塘看家具展,有款韓國進口的電動床架可以調整整10公分的床高,現場阿嬤試用後馬上說要買給腰痛的老伴。其實床太高除了上下床吃力,連換床單都要踩小板凳;太矮的話雖然有榻榻米的fu,但老人家起身會很費力。我自己的經驗是,床邊最好留15-20公分空間放拖鞋,這樣半夜起床才不會踩空。

最近還發現個冷知識:洗衣機底座抬高的原理跟床高很像耶!朋友把洗衣機墊高60公分後,不用彎腰就能拿衣服,連帶讓陽台視覺變開闊。這讓我想到如果把床底下也做成懸空設計,掃地機器人就能自由進出打掃,完全解決傳統床底積灰塵的老問題啊~

床高


牀墊到底要多高才符合人體工學?專家教你這樣挑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牀墊到底要多高才符合人體工學?」這個問題真的很重要耶!畢竟我們每天有1/3時間都在牀上度過,選錯高度不只睡不好,長期下來還可能腰酸背痛。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挑選重點,讓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牀墊高度。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一般來說,牀墊的總高度(包含牀架)建議在45-60公分之間最剛好。這個高度坐上去時雙腳可以自然踩地,膝蓋呈現90度彎曲,起身時也不會太吃力。不過實際選擇還是要考慮個人身高和睡姿習慣,像身高超過175公分的人可能就需要再高個5-10公分才舒服。

身高區間 建議牀墊總高度 適合牀墊類型
150-160cm 40-50cm 中低彈簧牀
160-175cm 45-55cm 記憶棉/乳膠牀
175cm以上 50-60cm 高彈簧/獨立筒

除了高度,材質也會影響實際感受喔!像是記憶棉和乳膠牀通常會比彈簧牀來得軟,所以可以選稍微高一點的款式。另外也要注意牀墊和牀架的搭配,有些歐式牀架本身就很高,這時候可能就要選薄一點的牀墊才不會整個人陷進去。建議去試躺時一定要實際坐坐看,感受一下腳能不能輕鬆碰到地面。

特別提醒家有長輩或小孩的話,牀墊高度要再降低一些比較安全。老人家最好選擇40公分左右的高度,起身比較省力;小朋友的牀則建議在30-40公分之間,避免摔下牀時受傷。如果是情侶或夫妻一起睡,兩個人的身高差距大的話,可以考慮買可調高度的牀架,或是選中等高度的牀墊再搭配踏腳凳輔助。

為什麼台灣人偏愛高牀設計?原來這些都是優點,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高牀在台灣家庭中的實用性。走在IKEA或傢俱行,你會發現高牀幾乎是台灣小家庭的標配,尤其對住在都會區的人來說,這種設計真的解決了不少生活痛點。

首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收納空間變超大!台灣住家普遍坪數不大,高牀下方的空間可以拿來放收納箱、行李箱,甚至做成抽屜式收納。有些設計更聰明,直接把書桌或衣櫃整合在牀底下,等於多了一個小房間的功能。我朋友家就是這樣,小孩房只有3坪大,但因為用高牀設計,下面擺書桌和衣櫃,上面睡覺,空間利用率超高。


另一個台灣人愛高牀的原因是通風防潮。台灣氣候濕熱,特別是梅雨季和夏天,如果牀墊直接貼地很容易發霉。高牀讓空氣可以在牀下流通,減少濕氣聚集。像我阿嬤以前都說「牀要高過膝蓋才不會吸地氣」,現在想想還真有道理。

高牀優點 實際應用場景
增加收納空間 牀下放季節性衣物、棉被收納
改善室內通風 預防牀墊發霉、保持乾爽
多功能利用 結合書桌、衣櫃或額外睡眠空間
視覺放大空間 小坪數房間看起來更寬敞

高牀設計在清潔打掃上也方便很多。傳統矮牀底下容易堆積灰塵,要搬動牀墊才能清潔,但高牀直接用吸塵器或拖把就能搞定。特別是家裡有養寵物的,毛小孩很愛鑽牀底,高牀設計讓清理寵物毛髮變得輕鬆不少。而且現在很多高牀都做階梯式設計,上下牀安全又方便,連老人家也適用。

床高

小坪數房間怎麼選牀高?設計師分享3個實用技巧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家裡房間小到爆,連轉身都有困難,到底要怎麼選牀高才不會讓空間看起來更壓迫?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設計師常用的3個實用技巧,讓你就算住在鳥籠房也能睡得舒服又不會覺得空間被吃光光!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考慮收納需求。如果你家小到連衣櫃都放不下,那建議選高腳牀,牀下空間可以用收納箱來放換季衣物或雜物。但如果你東西不多,只是想讓房間看起來寬敞點,低牀設計會讓天花板感覺更高,整體視覺效果更舒服。這邊幫大家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

需求類型 建議牀高 優點
需要大量收納 45-60公分 牀下空間可做收納
想要視覺開闊 30公分以下 降低空間壓迫感
有地暖或怕冷 35-45公分 避免直接接觸地板寒氣

第二個技巧是注意牀墊厚度。很多人只顧著看牀架高度,卻忘記把牀墊算進去。小房間建議選擇薄一點的牀墊(15-20公分),這樣整體高度才不會太誇張。如果已經買了厚牀墊,那牀架就要選矮一點的來平衡,不然每天上下牀像在爬山一樣真的很累人。

最後要考慮的是使用習慣。家裡有長輩或小朋友的話,牀太高會有安全疑慮;如果是租屋族經常搬家,太重的牀架也很麻煩。我自己就遇過客戶買了超美的高腳牀,結果阿嬤來住的時候根本爬不上去,最後只好臨時打地鋪,超級尷尬的啦!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