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水龍頭裝這裡最順手 | 水龍頭位置這樣擺超好用 | 廚房水龍頭最佳安裝高度
目錄
廚房水龍頭位置怎麼安排最順手?這些眉角你一定要知道
每次在廚房忙得團團轉的時候,有沒有覺得廚房水龍頭位置真的很關鍵?位置不對整個動線就會卡卡的,洗菜、裝水都要多花好幾步。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實用的小技巧,讓你的廚房用起來更順手!
水龍頭安裝高度與位置參考表
使用情境 | 建議高度(公分) | 距離檯面邊緣 | 備註 |
---|---|---|---|
一般家庭使用 | 25-30 | 15-20公分 | 避免水花噴濺到外面 |
經常洗大鍋具 | 30-35 | 20-25公分 | 要留足夠空間轉動鍋具 |
小廚房 | 20-25 | 10-15公分 | 節省空間的折衷方案 |
有洗碗機需求 | 25-30 | 靠近排水口 | 方便接水管 |
水龍頭位置要考慮的實際狀況
很多人裝潢時只顧著好看,結果水龍頭裝得太靠牆壁,洗大一點的鍋子就會卡到。建議至少要留一個拳頭的距離,這樣轉動鍋具才不會受限。另外也要注意水龍頭出水口的高度,太高水花容易噴濺,太低又會讓洗東西變得很憋屈。我家之前就是裝太低,每次洗菜都要彎腰,後來重新調整才發現差超多!
如果是開放式廚房,水龍頭位置更要考慮整體動線。最好裝在離冰箱和爐台中間的位置,這樣拿食材→清洗→烹煮的流程才會順。有朋友家就是把水龍頭裝在角落,結果每次煮飯都要在廚房裡走來走去,超級不方便的。現在新型的抽拉式水龍頭也很推薦,可以自由調整出水位置,洗大水槽的邊邊角角都很輕鬆。
廚房水龍頭裝在哪個位置最順手?台灣人最愛這樣裝!
每次在廚房洗菜、洗碗時,是不是常覺得水龍頭位置卡卡的?其實水龍頭裝對位置真的差超多!台灣家庭最常見的安裝位置就是在水槽正中央,但其實根據不同使用習慣,還有很多實用的小技巧可以參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師傅最推薦的安裝方式,讓你從此洗碗不腰酸!
水龍頭高度與位置對照表
安裝位置 | 適合族群 | 優點 | 缺點 |
---|---|---|---|
水槽正中央 | 一般家庭 | 左右手都方便使用 | 水花容易噴濺到四周 |
靠右側(左撇子靠左) | 習慣單手操作者 | 符合人體工學 | 另一側沖洗範圍受限 |
可抽拉式設計 | 常洗大鍋具的家庭 | 靈活調整沖洗角度 | 價格較高且需要定期維護 |
高弧型龍頭 | 需要大量接水的家庭 | 下方空間大,容器好放置 | 水壓強時容易噴濺 |
台灣天氣濕熱,廚房使用頻率高,水龍頭的位置真的會影響每天做家事的心情。很多媽媽們都說,裝在靠慣用手那側最順手,洗菜時手腕不用一直轉來轉去。如果是小廚房,建議選擇可以360度旋轉的款式,這樣就算位置固定也能靈活運用。另外要注意的是,水龍頭出水口最好離水槽邊緣保留15-20公分,才不會每次開水都噴得到處都是。
現在很多新建案都開始採用可抽拉式的水龍頭,這種設計在台灣越來越流行。特別是家裡有嬰幼兒要洗奶瓶,或是喜歡自己下廚的人,抽拉式龍頭真的超級方便!不過要提醒的是,這種龍頭的軟管壽命通常比較短,台灣水質又偏硬,建議每2-3年就要檢查一次,免得哪天突然爆管就麻煩了。如果是租屋族不能更換龍頭,也可以考慮加裝一個萬向轉接頭,幾百塊就能大大提升使用體驗。
為什麼水龍頭要裝在廚房枱面邊緣?原來這些小細節藏著大智慧!
每次在廚房洗碗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水龍頭要裝在枱面邊緣而不是正中間?這個看似簡單的設計其實隱藏著超多實用考量!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你可能沒注意到的生活智慧。
首先,水龍頭裝在邊緣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節省空間。想像一下如果裝在正中間,洗大鍋子時手肘一定會卡到牆壁,超級不方便!而且邊緣位置讓水槽周圍有更多操作空間,放砧板、瀝水籃都更靈活。另外,水管走線也比較簡單,維修時不用整個枱面都拆掉。
安裝位置 | 優點 | 缺點 |
---|---|---|
枱面邊緣 | 操作空間大、維修方便 | 可能需要加長水管 |
枱面中央 | 視覺對稱美觀 | 容易碰撞、維修困難 |
再來是使用習慣的問題。我們通常都是站在水槽側邊操作,水龍頭在邊緣剛好符合人體工學,轉開關時手臂自然垂下最省力。如果是左撇子家庭,還可以特別選購能左右調整的龍頭款式,超級貼心!而且現在很多新型龍頭都有抽拉式設計,裝在邊緣更能發揮清潔範圍大的優勢。
最後不得不提清潔便利性。水龍頭周圍最容易累積水垢,裝在邊緣的話,抹布一擦就乾淨,死角少很多。如果是裝在牆面上的款式,那個轉角處根本就是黴菌的溫床啊!而且邊緣位置讓噴濺的水花比較不會弄濕櫥櫃門,延長廚具壽命。
如何測量水龍頭安裝的最佳位置?裝修新手必看實用指南
最近家裡要換新水龍頭,才發現原來安裝位置這麼重要!水龍頭裝太高容易噴濺,裝太低又不好用,到底要怎麼抓那個剛剛好的高度呢?今天就來分享幾個台灣師傅常用的測量技巧,讓你一次就裝到完美位置。
首先要注意的是水槽的深度和款式。一般來說,水龍頭的出水口應該要比水槽邊緣高15-20公分最剛好。如果是深槽設計,可以稍微再高個2-3公分。記得拿捲尺從水槽底部往上量,不要只量邊緣喔!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水槽類型 | 建議出水口高度 |
---|---|
標準型(15cm深) | 30-35cm |
深槽型(20cm深) | 35-40cm |
淺槽型(10cm深) | 25-30cm |
再來要考慮使用習慣。如果你家習慣用大鍋子接水,或是常要洗頭,可以把高度再調高5公分左右。但要注意不要超過45公分,不然水壓太強會噴得到處都是。我上次就是沒量好,結果洗碗時水花四濺,整個廚房地板都濕答答的,超麻煩!
最後別忘了檢查牆面的水管位置。有些老房子的水管是固定的,這時候就要配合既有的孔位來調整。建議先關掉水源,拆舊水龍頭時順便確認一下牆面管路的狀況。如果發現水管位置不太理想,可以考慮加裝延伸管或轉接頭,這樣就不用大費周章改管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