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暱稱這樣取超放閃 | 幫你們取個專屬甜蜜代號 | 這些情侶名讓朋友都羨慕

情侶暱稱這樣取超放閃 | 幫你們取個專屬甜蜜代號 | 這些情侶名讓朋友都羨慕

情侶名稱這件事啊,真的是每對情侶都會遇到的甜蜜煩惱。想當初我跟另一半也是糾結了好久,最後才決定用「薯條配番茄醬」這種可愛的組合。其實取情侶名稱超有學問的,既要表現出兩人的特色,又不能太肉麻到讓朋友們聽到就翻白眼。

先來分享幾個常見的情侶名稱類型,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類型 例子 適合的情侶類型
食物組合 奶茶與珍珠 吃貨情侶
動物配對 兔子與胡蘿蔔 可愛型情侶
諧音梗 小鹿亂撞 vs 小鹿 愛開玩笑的情侶
角色扮演 公主與騎士 浪漫主義情侶
日常用品 充電器與手機 務實型情侶

最近在IG上看到一對情侶取名「掃描器與碳粉」,超級有創意!原來是男生在辦公室工作常接觸這些設備,女生就靈機一動想到這個超特別的情侶名稱。這種把日常生活用品變成專屬代號的方式,既不會太俗氣又能展現兩人的獨特連結。

取情侶名稱最怕的就是跟別人撞名,像「大寶貝」、「小可愛」這種已經被用到爛掉了。我朋友之前還遇過更尷尬的狀況,他們取「阿娜達」,結果發現整條街有三對情侶都用這個名字,最後只好改成「阿娜達2.0」。所以啊,與其用那些常見的稱呼,不如發揮創意想些與眾不同的組合。

有些情侶會把兩人的英文名字結合,像是「Jasmin」和「Kevin」變成「Jevin」或「Kasmine」。這種方式在國外很流行,不過要小心發音會不會很奇怪。我表妹他們就是取了個「Brangelina」式的組合名,結果每次自我介紹都要解釋老半天,最後還是乖乖用回原本的綽號。

情侶名稱


情侶名稱怎麼取才不會太肉麻?台灣人最愛的5種風格

最近在捷運上聽到一對情侶互相叫「寶貝豬豬」跟「甜心喵喵」,整個車廂的人都忍不住偷笑。其實情侶間取暱稱真的很常見,但到底要怎麼取才不會讓旁人聽了起雞皮疙瘩呢?台灣年輕情侶最愛這5種風格,既甜蜜又不會太over!

1. 食物系暱稱
台灣人愛吃是出了名的,所以用食物當暱稱超級常見!像是「芋圓」配「粉粿」、「布丁」配「奶茶」,聽起來可愛又不會太肉麻。重點是這些名字都很接地氣,朋友聽到也不會覺得尷尬,反而會覺得你們很有創意。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2. 動物系暱稱
用動物當暱稱也是台灣情侶的熱門選擇,像是「熊貓」配「兔子」、「柴犬」配「橘貓」。這種暱稱的好處是可以根據兩個人的特質來取,比如說比較活潑的那方可以叫「猴子」,安靜的那方就叫「樹懶」,聽起來就很有畫面感!

3. 台語諧音梗
台灣情侶最愛玩的諧音梗,用台語取暱稱特別有親切感!像是男生叫「阿宏」女生就可以叫「阿芬」,合起來就是「宏芬(台語:很幸福)」。或是「阿明」配「阿月」,變成「明月」也很有意境。這種暱稱只有台灣人才懂,超級local的啦!

4. 遊戲/動漫梗
如果你們是宅宅情侶,用遊戲或動漫角色當暱稱也很適合!像是「皮卡丘」配「伊布」、「馬力歐」配「碧姬公主」。不過要小心不要太冷門,不然朋友聽不懂就尷尬了。最好選大家都認識的角色,這樣叫起來才有趣。

5. 英文縮寫組合
最後是比較低調的風格,把兩個人的英文名字縮寫組合在一起。像是男生叫「Andy」女生叫「Wendy」,就可以取「AW」或「WA」。這種暱稱的好處是簡潔有力,而且不會太閃,適合比較害羞的情侶。

風格類型 舉例 適合對象
食物系 芋圓+粉粿 吃貨情侶
動物系 柴犬+橘貓 有養寵物的情侶
台語諧音 阿宏+阿芬 本土掛情侶
遊戲動漫 皮卡丘+伊布 宅宅情侶
英文縮寫 AW 低調情侶

其實取情侶暱稱最重要的是兩個人都喜歡,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畢竟這是你們之間的小秘密,就算別人覺得肉麻又怎樣?重點是你們叫得開心就好啦!不過如果真的怕被朋友笑,上面這5種風格絕對是安全牌,保證甜蜜又不失可愛。


為什麼情侶都要取專屬暱稱?心理學家告訴你真相

你有沒有發現身邊的情侶朋友總愛互相取一些肉麻兮兮的暱稱?什麼「寶貝」、「哈尼」都算基本款,更誇張的還有「小豬豬」、「甜心餅乾」這種讓人聽到會起雞皮疙瘩的稱呼。其實這背後可是有心理學根據的喔!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取專屬暱稱這個看似簡單的小動作,對情侶關係的親密程度有著超乎想像的影響。

首先,專屬暱稱就像是一個「關係密碼」,只有你們兩個人才懂其中的意義。這種獨一無二的連結感會讓雙方產生「我們是一國的」歸屬感,不知不覺就拉近了心理距離。而且啊,當你們用這些暱稱互相稱呼時,大腦會自動分泌讓人感到幸福的荷爾蒙,就像在說「這個人是特別的」一樣。

暱稱類型 心理作用 常見例子
可愛動物系 激發保護欲 小熊、兔兔
食物系 帶來甜蜜感 布丁、糖糖
英文暱稱 增加時尚感 Baby、Honey
疊字系 強化親密感 寶寶、妞妞

更厲害的是,這些暱稱還會隨著交往階段進化。剛開始可能只是普通的「帥哥」、「美女」,熱戀期就變成「親愛的」,等到穩定交往後可能就出現各種創意暱稱。心理學家說這其實是一種「關係標記」,就像在告訴全世界「這個人是我專屬的」。而且研究顯示,會互相取暱稱的情侶,吵架後和好的速度也比一般情侶快很多呢!

不過要注意的是,暱稱這種東西真的要雙方都覺得OK才行。有些男生被叫「小公主」可能會渾身不自在,或是女生聽到「胖胖」就火大。最好的方式就是觀察對方的反應,如果發現他聽到某個稱呼會眼睛發亮或是笑得很開心,那這個暱稱八成就是命中註定啦!

情侶名稱

什麼時候該幫另一半取綽號?交往各階段暱稱指南

幫另一半取綽號是情侶間超甜蜜的小互動,但你知道嗎?其實不同交往階段適合的暱稱也不太一樣喔!剛開始交往就叫「寶貝」可能會有點太over,穩定後還只叫本名又顯得太生疏。今天就來分享台灣情侶最愛的暱稱攻略,讓你們的稱呼也能跟著感情一起升溫~

交往各階段暱稱建議

交往階段 適合暱稱 注意事項
曖昧期 名字最後一個字+「ㄟ」(如:偉ㄟ)、綽號 不要太肉麻,保持自然感
熱戀期 寶貝、親愛的、寶寶 避免在公共場合太大聲叫
穩定期 老公/老婆、專屬綽號(如:胖呆)、英文名 可以開始用更有個人特色的稱呼
老夫老妻 喂、那個誰、孩子他媽/爸 雖然隨便但充滿生活感

剛開始約會的時候,建議先用對方名字或中性綽號試水溫。像台灣男生很愛用的「ㄟ」字尾就很自然,比如「怡ㄟ」聽起來就比直接叫「老婆」舒服多了。等關係更親密後,再慢慢進階到更甜的稱呼。記得觀察對方的反應,有些人聽到「寶寶」會開心,但也有人覺得太膩喔!

交往久了的情侶常常會發展出專屬暱稱,可能是因為某個生活趣事取的,像是「貪吃鬼」或「睡神」這種。這些綽號雖然外人聽不懂,但對你們來說可是充滿回憶呢!不過要小心別取到對方在意的點,比如體重相關的綽號就要特別注意。

台灣情侶還很愛用食物當暱稱,像「麻糬」、「布丁」這種可愛的叫法。或是把對方名字改造成疊字,比如「婷婷」變「小亭亭」。這些暱稱的重點是要讓兩個人都覺得舒服,叫起來甜甜的又不尷尬就對啦!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