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設計必知5大重點 | 倉庫斜坡通道安全指南 | 無障礙斜坡這樣做最省錢
斜坡通道倉庫設計的眉眉角角
每次看到倉庫門口那個陡到不行的斜坡,就忍不住想吐槽。斜坡通道倉庫的設計真的很有學問,坡度太陡推車會翻,太緩又佔空間。根據台灣建築技術規則,不同用途的斜坡其實都有明確規範,但很多老倉庫根本沒在管這些。
無障礙設計不只是法規要求
現在新建的倉庫都要考慮無障礙斜坡,但你知道嗎?其實坡度超過1:12就該裝防滑條了。我們整理了幾種常見的斜坡設計比較:
斜坡類型 | 適用坡度 | 優點 | 缺點 |
---|---|---|---|
傳統後推式 | 1:10~1:8 | 結構簡單 | 推車容易後溜 |
水平後推專利款 | 1:15 | 操作省力 | 造價較高 |
階梯複合式 | 1:12 | 兼顧行人與推車 | 佔用空間較大 |
實務上遇到的狀況
前陣子幫忙規劃一間食品倉庫,業主為了省空間想把斜坡做到1:6,結果被建築師打槍。後來改用專利水平後推設計,雖然貴了點,但搬貨的阿伯們都說輕鬆很多。特別是下雨天的時候,傳統斜坡容易積水打滑,現在這種就安全多了。
老倉庫改建最麻煩的就是通道寬度,法規要求無障礙通道至少要有90公分寬,但很多老倉庫的通道根本不到80公分。這時候就要考慮把單邊斜坡改成雙邊交替,或是加裝機械升降平台來符合規定。記得有次看到一間倉庫為了通過檢查,臨時用木板搭了個超陡的「假斜坡」,結果檢查完就拆掉,根本是在應付了事。
說到倉庫斜坡的防滑處理,很多人以為隨便貼個止滑條就好。其實要根據使用頻率和載重來選擇,像我們常看到的那種黃黑相間的防滑條,用在輕型倉庫還可以,但如果是經常要搬重物的物流倉庫,最好還是用花崗岩防滑條或鑄鐵防滑板比較耐用。
斜坡通道設計要注意什麼?5個安全重點報你知
最近好多社區同公共場所都開始重視無障礙設施,斜坡通道就係其中一個超級重要嘅環節。設計得好唔好,直接影響到輪椅使用者、老人家同埋行動不便人士嘅安全。今日就同大家分享5個設計斜坡通道時一定要留意嘅安全重點,等你可以幫手把關,打造更友善嘅環境。
首先,坡度絕對係重中之重。太斜嘅話,輪椅好容易失控,老人家行上去亦會好吃力。根據台灣嘅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斜坡嘅坡度最好控制在1:12以內,即係每升高1公分,水平長度就要有12公分。如果空間真係有限,最多都唔可以超過1:8,否則真係太危險啦!
其次,防滑處理都好關鍵。特別係台灣成日落雨,如果斜坡表面太光滑,好容易跣親。建議可以選用防滑材質嘅地磚,或者加設防滑條,等大家行上去更加穩陣。
另外,扶手嘅設計都唔可以馬虎。最好兩邊都要有,高度要符合標準(通常係75-85公分),而且要穩固耐用。老人家同行動不便人士好多時都要靠扶手借力,如果裝得唔好,真係會好危險㗎!
以下整理咗幾個重點同建議嘅數值,等大家一目了然:
重點項目 | 建議標準/注意事項 |
---|---|
坡度 | 1:12(最斜唔超過1:8) |
防滑處理 | 使用防滑地磚或加設防滑條 |
扶手高度 | 75-85公分,兩邊都要有 |
寬度 | 最少90公分,方便輪椅通行 |
平台設置 | 每段斜坡長度超過3公尺就要加設休息平台 |
最後,記得要留足夠嘅寬度,最少要有90公分,等輪椅可以順利通過。同埋如果斜坡比較長,每隔一段距離就要加設休息平台,等大家可以停低抖吓氣,唔使一口氣行晒成段斜坡,咁就安全好多啦!
最近在規劃倉儲空間的朋友一定很煩惱「倉庫斜坡怎麼選?3種常見材質優缺點比較」這個問題。斜坡材質直接影響到搬運效率和安全性,選錯可是會讓工作人員每天都很崩潰的。今天就來分享台灣工廠最常用的三種斜坡材質,幫大家分析它們的特性,讓你在採購時能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先說最常見的鋼板斜坡,這種在傳統工廠真的很普遍。它的優點是承重力超強,就算堆高機滿載貨物壓過去也沒問題,而且表面可以做防滑處理。不過缺點就是價格比較高,而且下雨天容易生鏽,需要定期保養。另外鋼板的重量很重,安裝時要特別注意結構支撐的問題。
再來是FRP玻璃纖維斜坡,這幾年越來越多人用。它最大的賣點就是輕量化,兩個工人就能搬動,安裝超方便。而且完全不會生鏽,特別適合海邊或潮濕的倉庫環境。不過它的承重能力就比鋼板差一些,而且表面容易刮傷,用久了會看起來舊舊的。價格方面算是中等,比鋼板便宜但比水泥貴。
最後是水泥斜坡,這種在鄉下的小型倉庫很常見。優點是超級耐用,用個十年都沒問題,而且成本最低。但缺點就是完全不能移動,施工時間長,表面也比較粗糙容易磨損輪胎。另外就是萬一以後要改建倉庫,拆除會很麻煩。
材質 | 優點 | 缺點 | 適用場合 |
---|---|---|---|
鋼板 | 承重力強、防滑處理 | 價格高、易生鏽 | 重型機械頻繁使用 |
FRP玻璃纖維 | 輕便、不生鏽 | 承重較差、易刮傷 | 潮濕環境、需移動性 |
水泥 | 成本低、超耐用 | 不可移動、施工慢 | 固定式長期使用 |
其實每種材質都有它的適用場合,像我們公司之前就是因為常要調整倉庫動線,所以選了FRP的。而隔壁的食品廠因為環境潮濕,也是用FRP的。但如果是那種每天都有大型貨車進出的物流中心,通常還是會選擇鋼板斜坡比較保險。
為什麼無障礙斜坡要這樣設計?法規重點解析
每次看到公共場所的無障礙斜坡,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坡度不能太陡?扶手高度為什麼要這樣設計?其實這些都是根據台灣《建築技術規則》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規定來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些設計背後的考量,讓你知道這些細節真的都是為了讓輪椅族、行動不便者能夠更安全、更方便地使用。
首先最關鍵的就是斜坡的坡度,法規規定斜坡的坡度不得大於1:12,也就是每升高1公分,水平長度至少要12公分。這個比例是經過反覆測試,確認輪椅使用者能夠獨立操作的極限。如果坡度太陡,輪椅容易往後翻倒,對使用者來說非常危險。另外斜坡的寬度也有規定,單向通行至少要90公分寬,雙向通行則要150公分以上,這樣才能確保輪椅可以順利會車。
設計項目 | 法規標準 | 實際應用重點 |
---|---|---|
坡度比例 | 不大於1:12 | 每1公分高度需12公分長度 |
扶手高度 | 75-85公分 | 雙邊都要設置 |
平台寬度 | 至少150公分 | 轉彎處必須設置休息平台 |
防滑處理 | 摩擦係數0.6以上 | 需使用防滑材質 |
除了坡度,扶手的設計也很重要。法規規定扶手高度要在75-85公分之間,這個高度是考量到大多數輪椅使用者的手臂位置。而且扶手必須連續不中斷,末端還要向內彎折或向下延伸,這是為了防止使用者的衣袖或包包被勾到。你可能也注意到斜坡兩側會有5公分高的防護緣,這個設計是為了防止輪椅的輪子滑出斜坡,造成危險。
地面的防滑處理更是不能馬虎,法規要求斜坡表面的摩擦係數至少要達到0.6以上。這在台灣多雨的環境特別重要,因為潮濕的地面很容易造成輪椅打滑。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公共場所的斜坡都會使用特殊的防滑塗料或鋪設防滑條。另外斜坡的起點和終點都要有30公分以上的警示區,通常會用不同顏色或材質來區分,這是為了讓視障者能夠透過手杖觸覺或色差來辨識斜坡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