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台驚喜!有鳥來築巢啦 | 窗台築巢記:我家來了鳥鄰居 | 鳥爸媽在我家生寶寶全記錄
最近我家陽台有鳥築巢,這件小事讓我開心了好久。每天早上被鳥叫聲喚醒的感覺特別幸福,看著鳥媽媽忙進忙出叼樹枝的樣子,整個人都被治癒了。不過後來發現,原來不是所有鳥類都適合在人類居住環境築巢,有些甚至會造成困擾呢!
說到鳥類築巢的習性,真的很有趣。我查了些資料,整理出台灣常見幾種會在住家附近築巢的鳥類:
鳥類名稱 | 築巢偏好地點 | 築巢季節 | 注意事項 |
---|---|---|---|
麻雀 | 冷氣機後方、遮雨棚縫隙 | 全年皆可 | 可能攜帶蟎蟲 |
白頭翁 | 盆栽、花架 | 3-6月 | 叫聲較大 |
綠繡眼 | 樹叢深處 | 春季 | 極少打擾人類 |
斑鳩 | 陽台花盆 | 秋冬 | 巢較簡陋 |
這些小鄰居們其實很聰明,牠們會觀察人類活動模式,選擇相對安全的地方築巢。像我家的白頭翁就特別會挑時間,總是在我們上班後才開始大興土木,等我們回家時牠早就收工休息了。不過要提醒大家,如果發現鳥巢裡已經有蛋或幼鳥,千萬別隨便移動,這可是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喔!
最近在Reddit上看到有人分享,他們家的監視器拍到鳥類築巢的全過程,從叼第一根樹枝到完成整個鳥窩,前後只花了三天時間。這讓我想到應該也要來記錄一下我家陽台的築巢日記,說不定能發現更多有趣的行為模式。畢竟在城市裡能近距離觀察野生鳥類的機會真的不多,這種意外的驚喜讓人特別珍惜。
說到鳥巢,前陣子朋友家的冷氣機因為麻雀築巢導致散熱不良,維修師傅來處理時特別叮嚀,最好在非繁殖季定期檢查外機周圍。這讓我開始注意起家裡各種可能被鳥類相中的角落,畢竟誰都不想突然某天發現洗衣機排水管被當成現成的巢穴啊!
什麼鳥會來我家陽台築巢?常見品種一次看
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我家陽台突然有鳥來築巢耶,這是什麼鳥啊?」其實台灣都市裡常見的築巢鳥類就那幾種,而且牠們挑陽台可是有講究的喔!通常會選有遮雨棚、附近有樹木或公園的環境,最重要的是要夠安靜、少人打擾。今天就來分享幾種最愛在陽台安家的鳥朋友,下次聽到嘰嘰喳喳的聲音就知道是誰來作客啦!
先說最常見的「白頭翁」,這種鳥根本就是都市生存高手!牠們的巢看起來很隨性,用樹枝、報紙甚至塑膠繩都能搭,最愛選冷氣機後面或花盆縫隙這種隱密角落。白頭翁夫妻超級恩愛,會輪流孵蛋,有時候一窩能生4-5顆蛋呢!再來是「綠繡眼」,這種全身翠綠的小可愛特別喜歡吊掛式的巢位,如果你家陽台有掛籃或花架,很可能被牠們相中。牠們的巢超精緻,會用蜘蛛絲當黏著劑,簡直是鳥界建築師!
鳥類名稱 | 築巢特色 | 出現季節 | 注意事項 |
---|---|---|---|
白頭翁 | 材料隨興,愛隱密角落 | 3-8月 | 會防衛巢區,別太靠近 |
綠繡眼 | 吊掛式精緻小巢 | 4-7月 | 巢很脆弱別觸碰 |
麻雀 | 亂中有序的草球狀巢 | 全年 | 可能一次築好幾個巢 |
斑文鳥 | 圓球狀帶屋簷的巢 | 5-9月 | 偏愛有芒草的地方 |
說到「麻雀」,這種鳥根本就是陽台常客!牠們的巢看起來亂糟糟的像一團草球,其實裡面鋪得超舒服。最有趣的是麻雀很會「狡兔三窟」,可能在你家陽台不同角落同時築好幾個巢,最後才選一個最滿意的來用。另外「斑文鳥」也滿常見的,牠們的巢超有特色,圓圓的像個小房子還有屋簷,通常會選在曬衣架或花架這種有橫桿的地方。這些鳥媽媽們都很敏感,如果發現牠們來築巢,記得保持距離觀察就好,別太打擾喔!
最近在陽台發現樹枝和羽毛嗎?「鳥媽媽何時會來築巢?季節時機大公開」是許多愛鳥人最關心的問題。其實台灣常見的鳥類築巢時間超有規律,只要掌握這些小秘密,你就能提前準備好相機或望遠鏡,偷偷觀察這些可愛的鄰居啦!
先說說最常見的麻雀和白頭翁,牠們根本就是築巢界的勞模,從2月就開始忙到9月,一年可以生好幾胎。特別是3-5月這段時間,你會發現牠們叼著小樹枝飛來飛去的頻率超高,有時候連曬衣夾上的毛線都不放過,超會利用人類的「資源回收」!
鳥類 | 主要築巢季節 | 最活躍月份 | 築巢偏好地點 |
---|---|---|---|
麻雀 | 春到初秋 | 3-5月 | 冷氣機後方、屋簷下 |
白頭翁 | 春到夏末 | 4-6月 | 盆栽、樹叢中層 |
綠繡眼 | 春季 | 2-4月 | 高大樹木頂端 |
斑鳩 | 秋冬之際 | 9-11月 | 陽台花架、鐵窗縫隙 |
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你家附近有斑鳩出沒,秋冬反而是牠們的築巢旺季。這些胖嘟嘟的傢伙超愛挑人類住家附近下蛋,有時候連陽台的花盆都直接「徵用」,完全不怕生。記得去年我鄰居的洗衣籃裡就突然多了一窩斑鳩蛋,讓大家洗衣服都得輕手輕腳的,超可愛!
綠繡眼這種害羞的小傢伙就比較挑時間,通常2月底到4月初是牠們的築巢高峰期。不過要看到牠們的巢可不容易,因為牠們專挑那種五六層樓高的樹梢,巢又做得超隱密,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巢。建議這段時間清晨可以去公園散步,運氣好就能聽到牠們「啾啾啾」地忙著蓋房子喔!
發現鳥巢怎麼辦?專家教你正確應對方式
最近天氣轉熱,正是鳥類繁殖的季節,大家可能會在陽台、冷氣機旁或是庭院樹上發現鳥巢。這時候該怎麼辦呢?專家提醒,隨意移動或干擾鳥巢可能會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而且母鳥受到驚嚇可能會棄巢,讓鳥寶寶失去生存機會。今天就來分享幾個遇到鳥巢時的正確處理方式,讓大家可以當個友善的好鄰居。
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距離觀察,不要急著動手處理。你可以先確認鳥巢裡有沒有蛋或幼鳥,如果有的話建議先記錄下鳥種(用手機拍照後上網查詢很方便),然後盡量不要頻繁靠近打擾。通常幼鳥約2-4週就會離巢,這段期間只要保持環境安靜,鳥爸媽自然會照顧好牠們。
常見情況 | 正確處理方式 | 注意事項 |
---|---|---|
鳥巢在冷氣機旁 | 暫時停止使用該台冷氣 | 可用布簾隔開,保持運轉距離 |
幼鳥掉出巢外 | 戴手套輕輕放回巢中 | 若找不到原巢可做簡易替代巢 |
鳥巢擋住出入口 | 等幼鳥離巢後再移除 | 移除前確認已無鳥隻使用 |
發現受傷鳥類 | 聯繫當地野鳥救傷單位 | 不要自行餵食或處理傷口 |
如果鳥巢的位置真的造成生活困擾,比如擋住逃生通道或是冷氣無法使用,建議聯繫各縣市的野鳥學會或動保處,他們都有專業的處理經驗。特別提醒,台灣常見的麻雀、白頭翁、綠繡眼等都是保育類野生動物,隨意破壞鳥巢最高可罰30萬元,千萬不要因為一時好奇或嫌麻煩就擅自處理。
另外分享一個小知識,鳥類築巢時最愛用這些材料:乾草、樹枝、羽毛,甚至會撿人類的毛線或塑膠繩。如果你發現鳥巢正在建造中,可以在附近放些乾淨的天然材料,這樣牠們就不會去撿危險的人造物品啦!不過記得材料要放在離巢位有點距離的地方,避免直接干擾到鳥爸媽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