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致富秘訣大公開 | 李家誠如何打造商業帝國 | 李嘉誠的投資心法一次看

李嘉誠致富秘訣大公開 | 李家誠如何打造商業帝國 | 李嘉誠的投資心法一次看

講到香港商界嘅傳奇人物,李嘉誠 李家誠呢兩個名字真係無人不知。雖然佢哋嘅名字只差一個字,但其實係兩位唔同嘅商界巨頭,各自喺唔同領域創造咗驚人成就。今日就同大家深入聊聊呢兩位「李生」嘅故事,等大家可以更清楚分辨佢哋嘅背景同事業版圖。

首先講下李嘉誠,佢係長和系創辦人,被稱為「香港超人」。由塑膠花廠起家,到建立橫跨地產、港口、電訊嘅商業帝國,佢嘅投資眼光同商業策略一直被商界奉為經典。特別係佢喺80年代進軍中國市場嘅決策,真係改寫咗成個華人商圈嘅遊戲規則。而家雖然佢已經退休,但長和系仍然係香港經濟嘅重要支柱。

至於李家誠,可能有人會同李嘉誠搞混,但其實佢係恒基兆業地產主席李兆基嘅兒子,現任恒基兆業地產聯席主席。比起李嘉誠白手起家嘅故事,李家誠更多係繼承家族事業後再發揚光大。佢特別擅長豪宅同商業地產開發,近年仲積極拓展內地同海外市場,帶領恒基兆業轉型升級。

下面用個簡單表格對比下兩位「李生」嘅基本資料:

項目 李嘉誠 李家誠
出生年份 1928年 1971年
主要企業 長江實業、和記黃埔 恒基兆業地產
事業起點 塑膠花廠 家族企業接班
投資風格 全球化佈局 專注地產開發
社會貢獻 李嘉誠基金會 恒基兆業慈善基金

講到佢哋嘅商業策略,真係各有千秋。李嘉誠出名「低買高賣」,成日能夠喺市場低迷時大膽出手,等景氣回升時獲利了結。而李家誠就比較注重長期持有優質資產,特別係香港同內地核心地段嘅地產項目,等資產自然升值。兩種策略都證明咗佢哋嘅商業智慧,只係取向唔同咁解。

另外值得一提嘅係,兩位「李生」都好重視慈善事業。李嘉誠成立嘅基金會長期支持教育同醫療項目,特別係汕頭大學嘅創辦,影響咗無數學子。李家誠就透過恒基兆業慈善基金,主要關注香港本地嘅社會福利同文化保育,好似支持唔少歷史建築活化項目,為香港保存咗好多珍貴嘅文化遺產。


李嘉誠 李家誠

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

免費線上占卜,查看您的本年運程,掌握未來發展!

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

大家應該都聽過「李嘉誠是誰?香港首富的傳奇人生」這個話題吧?這位被稱為「李超人」的商業巨擘,從賣塑膠花起家到打造出橫跨地產、港口、電訊的商業帝國,故事簡直比八點檔還精彩。1928年出生在廣東潮州的李嘉誠,15歲就因為戰亂輟學打工,後來帶著7000港幣積蓄創業,誰能想到這個窮小子會成為亞洲最有錢的人之一呢?

李嘉誠最厲害的就是他「低買高賣」的投資眼光。60年代香港暴動時,大家都在拋售房產,他卻大舉收購土地;97回歸前又精準佈局英國基建項目。這種「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操作,讓他旗下的長實集團資產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現在去香港,到處都能看到「長江實業」的招牌,連屈臣氏、百佳超市都是他家的!

重要時間點 事業里程碑
1950年 創立長江塑膠廠
1972年 長江實業上市
1979年 收購和記黃埔
1986年 進軍加拿大能源業
2015年 重組長和系商業帝國

說到他的商業手腕,不得不提1987年那場「港燈收購戰」。當時李嘉誠趁著英資財團怡和系資金週轉不靈,只用一個晚上就談妥以29億港幣買下香港電燈公司,這筆交易讓他掌握了香港的電力命脈。這種快狠準的作風,連華爾街大佬都佩服。不過他也不是只會賺錢,捐錢蓋的汕頭大學就培養出不少人才,還成立基金會在全球做慈善,據說光捐款就超過300億港幣呢!

90歲退休那年,他把市值超過兆元的商業帝國交給長子李澤鉅打理,但明眼人都知道,老爺子還是會在公司重大決策時給意見。現在雖然比較少公開露面,但香港茶餐廳裡還是常聽到阿伯們邊看報紙邊討論「李超人」最近又買了哪裡的資產,可見他在香港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最近網路上瘋傳「李家誠與李嘉誠的關係大公開」,讓不少台灣網友好奇這兩位香港富豪到底有什麼關聯。其實他們雖然名字只差一個字,但完全沒有血緣關係喔!李家誠是新鴻基地產的接班人,而李嘉誠則是長和系的創辦人,兩個都是香港地產界的大佬,但各自有不同的商業帝國。


先來看看這兩個「李老闆」的基本資料對比:

項目 李家誠 李嘉誠
出生年份 1963年 1928年
主要企業 新鴻基地產 長江實業、和記黃埔
家族背景 新鴻基創辦人郭得勝女婿 白手起家
現任職務 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長和集團資深顧問
淨資產(2025) 約380億美元 約320億美元

李家誠其實本名叫李兆基,因為粵語發音相近常被誤會。他娶了新鴻基創辦人郭得勝的女兒郭婉儀,後來接手岳父的事業。而李嘉誠則是真正的白手起家,從塑膠花廠做起,慢慢建立起跨國企業集團。兩位雖然都是地產起家,但經營風格很不同,李家誠比較低調務實,李嘉誠則以精準的投資眼光聞名。

有趣的是,這兩位「李生」還真的有些淵源。當年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和新鴻基曾經合作開發過香港幾個大型屋苑,像是著名的黃埔花園就是他們聯手的作品。不過後來隨著商業版圖擴張,兩家就很少再有合作了。現在年輕一代可能更熟悉李家誠,因為他兒子李澤楷在科技投資圈很活躍,而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也各自有事業版圖。

李嘉誠 李家誠

李嘉誠何時創立長江實業?這個問題其實牽扯到香港商界一段重要歷史。大家都知道李嘉誠是香港首富,但很多人可能不清楚他創業初期的故事。1950年,當時才22歲的李嘉誠用積蓄和親友借來的5萬港元,在香港創立了「長江塑膠廠」,這間小工廠專門生產塑膠花,也就是後來長江實業的前身。那個年代香港經濟剛起步,塑膠製品在歐美市場很受歡迎,李嘉誠就是抓住了這個商機。

說到長江實業的正式成立,其實是在1972年。當時李嘉誠已經把事業從塑膠轉向房地產開發,看準了香港地產業的潛力。他將公司改名為「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並在香港交易所上市。這一步可以說是李嘉誠事業的重要轉捩點,從此開啟了他「地產大王」的傳奇之路。

重要時間點 事件
1950年 創立長江塑膠廠
1972年 正式成立長江實業並上市
1980年代 開始大規模投資海外市場

從塑膠花到房地產,李嘉誠的創業歷程真的很勵志。早期他每天工作16小時,連週末都不休息,這種拚勁讓他在競爭激烈的香港商界脫穎而出。特別是在1960年代,香港發生銀行擠兌危機時,很多企業倒閉,但李嘉誠反而趁機低價收購土地和物業,為日後的房地產帝國打下基礎。這種獨到的眼光和膽識,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1970年代可以說是長江實業快速擴張的黃金時期。除了在香港大量購地,李嘉誠也開始把觸角伸向公用事業,收購香港電燈公司等重要企業。這段時間他建立了「低買高賣」的商業模式,也就是在市場低迷時大舉投資,等景氣回升再獲利了結。這種操作手法後來成為很多企業家學習的範本,也讓長江實業的資產規模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有煩惱嗎?

免費線上占卜,掌握未來發展!

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