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桶安裝必看!師傅沒説的5個細節 | 換馬桶前要知道的3件事 | 馬桶施工常見錯誤大公開
最近家裡在進行馬桶施工,才發現原來換個馬桶學問這麼大!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經驗談,讓你在施工前能先做好功課,避免踩雷。
首先要注意的是馬桶的規格,台灣常見的有分標準型、加長型和兒童型。我當初就是沒搞清楚,差點買錯尺寸!這裡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
馬桶類型 | 長度(cm) | 適用對象 | 平均價格(NT$) |
---|---|---|---|
標準型 | 68-72 | 一般成人 | 3,000-8,000 |
加長型 | 73-78 | 身高較高者 | 5,000-12,000 |
兒童型 | 55-60 | 小朋友專用 | 2,500-6,000 |
施工當天師傅特別提醒,舊馬桶拆除後要檢查地板排水孔的位置。現在很多新建案都用偏心排水設計,跟傳統的對中排水不一樣,如果沒注意買錯馬桶就麻煩了。我家就是老房子翻新,還好師傅有經驗,不然真的會白忙一場。
水電師傅還分享了一個小秘訣:安裝時要特別注意馬桶底部的防水膠圈,這個小東西要是沒裝好,以後很容易漏水發臭。建議可以自己準備好一點的防霉矽利康,讓師傅施工時直接使用,比用他們帶的一般品質要好很多。
另外很多人會忽略沖水閥的選擇,現在有分傳統手壓式和新型省水式。我家換了省水型的,雖然單價高一點,但長期下來真的能省不少水費。師傅說現在政府也有補助,換節水馬桶還能申請補助款,算一算其實很划算。
最近家裡要換馬桶嗎?師傅教你馬桶安裝要注意的5個小細節,這些都是老師傅累積多年的實戰經驗,一般人很容易忽略卻超級重要的眉角!自己DIY或監工時記得把這些重點記下來,才不會裝完才發現漏水或坐起來卡卡der~
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地面平整度,很多人家裡浴室地板其實沒有完全水平,這時候就要用防水填縫膠來調整。老師傅說最怕遇到客人為了省錢直接用水泥固定,結果沒多久就裂開漏水,反而要花更多錢重弄。建議可以用水平儀檢查,前後左右落差不要超過3mm才穩妥。
再來是糞管對位,這個超級關鍵!常見問題是舊房子的糞管位置和新馬桶不合,這時候就要用移位器來調整。不過要注意移位距離最好不要超過15公分,不然容易堵塞。安裝前一定要先試放馬桶,確認排污口能完全對準再上膠固定。
常見問題 | 解決方法 | 注意事項 |
---|---|---|
地面不平 | 使用防水填縫膠調整 | 落差勿超過3mm |
糞管偏移 | 加裝移位器 | 移位距離<15cm |
漏水 | 更換法蘭圈 | 選擇耐腐蝕材質 |
第三個細節是法蘭圈的選擇,這個小零件可是防漏水的關鍵!老師傅都會建議用不鏽鋼或ABS材質的法蘭圈,比較耐腐蝕。安裝時要確認法蘭圈完全貼合糞管,周圍要均勻塗上專用密封膠,很多漏水問題都是因為法蘭圈沒裝好造成的。
第四點很多人都會忽略馬桶底座固定的方式,現在新型馬桶大多是用膨脹螺絲固定,但要注意打孔時不能太用力,磁磚可能會裂開。老師傅的小技巧是先用膠帶貼在要鑽孔的位置,可以減少磁磚破裂的風險。固定後記得等24小時讓膠完全乾燥再使用喔!
最後要提醒進水管的安裝,這個雖然簡單但很重要!連接角閥時記得要先纏止洩帶,鎖緊後要檢查有沒有漏水。有些師傅會偷懶沒裝止洩帶,用久了就容易滲水。另外進水管長度要預留適當空間,太短會拉扯到管線,太長又容易卡髒污。
什麼時候該換新馬桶?這些徵兆別忽略
家裡的馬桶用久了難免會出問題,但到底什麼時候該狠下心換新呢?其實馬桶會用各種方式告訴你它快不行了,千萬別等到整個浴室淹水才後悔莫及!今天就來分享幾個超明顯的換馬桶警訊,這些狀況出現時真的別再硬撐了。
首先最明顯的就是沖水不順,如果按完沖水鈕發現水位下降超慢,或是要沖好幾次才乾淨,這通常代表排水管已經嚴重堵塞或老化。用通樂勉強撐一陣子可能還行,但長期下來只會越來越嚴重。另外要注意馬桶底部滲水,這可不是簡單擦乾就能解決的,可能是陶瓷出現裂縫或防水層失效,這種情況繼續用下去可能會讓地板發霉甚至影響樓下鄰居。
以下是常見馬桶問題的嚴重程度對照表:
問題症狀 | 可能原因 | 建議處理方式 |
---|---|---|
沖水無力 | 水箱零件老化/進水閥故障 | 可先更換零件,若無效建議換新 |
馬桶搖晃 | 固定螺絲鬆脫/地板變形 | 立即檢查,若無法固定需更換 |
陶瓷裂痕 | 材質老化/撞擊損壞 | 建議直接換新,有安全隱患 |
持續漏水 | 排水管破裂/密封圈失效 | 通常需整體更換才能根治 |
還有一個很多人會忽略的點是馬桶釉面脫落,這時候馬桶會變得超難刷,而且容易卡垢發黃。如果發現怎麼刷都刷不乾淨,表面摸起來粗糙不平,這表示釉面已經嚴重受損,細菌會藏在那些微小孔隙裡,再怎麼清潔都沒用啦!另外像是馬桶經常堵塞或沖水聲音異常大,這些都是內部結構出問題的徵兆,與其三天兩頭請水電工來修,不如直接換新的還比較省錢省事。
最後要提醒大家,如果家裡的馬桶已經使用超過15年,就算看起來沒什麼大問題也建議考慮更換。現在的節水馬桶技術進步很多,換新後每個月水費可能直接省下好幾百塊,長期來看絕對划算。而且老舊馬桶的衛生狀況真的不敢想像,那些藏在肉眼看不到地方的細菌量會嚇死人!
DIY換馬桶真的可行嗎?過來人經驗談
最近家裡馬桶壞了,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自己動手換。網路上看到好多DIY教學,但真的那麼簡單嗎?我這個完全沒經驗的新手,上個月就親身體驗了一次,來跟大家分享真實心得。首先要說的是,如果你跟我一樣是第一次嘗試,真的要有心理準備會花比預期多2-3倍的時間,特別是拆舊馬桶那個步驟,比想像中費力很多。
事前準備很重要
工具一定要準備齊全,我當時就是漏買了止水膠帶,結果又跑了一趟五金行。以下是必備工具清單:
工具名稱 | 用途 | 備註 |
---|---|---|
橡膠手套 | 防止髒污 | 建議買厚一點的 |
活動扳手 | 拆裝水管 | 大小各一支 |
止水膠帶 | 密封接頭 | 白色那種最好用 |
矽利康 | 防水密封 | 要買浴室專用的 |
水平尺 | 確認水平 | 很重要! |
拆舊馬桶時最麻煩的就是那個防水膠,已經硬化了超級難清除。我後來是用美工刀慢慢刮,花了快一個小時才清乾淨。建議可以準備刮刀和去膠劑,會輕鬆很多。另外要特別注意關水閥的順序,一定要先關總開關再拆水管,不然會噴得到處都是(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安裝新馬桶時,最關鍵的就是要對準排水孔位置。我一開始沒對準就急著鎖螺絲,結果發現歪了又要重來。還有矽利康要塗得均勻漂亮需要練習,我第一次塗得像狗啃的一樣,後來用濕手指慢慢修才比較好看。整個過程從下午2點弄到晚上8點,比想像中累很多,但完成後真的超有成就感!不過說真的,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廁所,建議還是找專業的來比較保險,不然中途出問題會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