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尺英文怎麼説?台灣人常用單位換算 | 1尺等於幾公分?英文這樣講 | 買傢俱必看!1尺英文怎麼説
最近好多台灣朋友在問「1尺英文」到底是什麼,其實就是一種用生活化方式學英文的概念啦。就像我們平常講台語會混雜國語一樣,1尺英文強調的是把英文融入日常,不用太嚴肅,從身邊1尺範圍內的事物開始學起,這樣記單字反而更自然。
說到這個,我發現很多台灣人學英文都卡在「背了又忘」的循環。其實啊,與其硬背課本上的單字,不如先從你每天一定會碰到的東西開始。像下面這個表格就整理了一些超實用的居家英文單字,保證你每天看到這些東西就會想起來:
中文名稱 | 英文說法 | 發音小技巧 |
---|---|---|
電風扇 | fan | 念像「飯」但尾音輕 |
遙控器 | remote | 「瑞某特」快念 |
洗衣機 | washing machine | 「哇醒」+「machine」 |
插座 | socket | 「搜K特」重音在前 |
最近看到有家長在找適合小朋友的英文教材,讓我想到1尺英文真的很適合親子共學。比如說帶小孩認識身體部位,從頭到腳不用一次學完,今天先學「手hand」、「腳foot」,明天再學「鼻子nose」、「耳朵ear」,這樣慢慢累積,小朋友也不會覺得壓力太大。我姪女就是用這種方式,現在看到東西都會主動問英文怎麼說,超可愛的!
上班族也很適合用1尺英文的方法。像我們辦公室最常用到的東西,什麼「鍵盤keyboard」、「螢幕monitor」、「檔案夾folder」這些,每天摸到就念一次,不知不覺就記起來了。有個同事更猛,他把所有辦公用品都貼上英文標籤,強迫自己看英文,兩個月後開會都能用英文報告了,超佩服的!
說到這個,前陣子看到有人在討論「帶圈圈的英文數字」怎麼寫,其實這也是1尺英文可以應用的範圍。像是合約或文件上常看到的①、②、③,英文就說「circled numbers」,要念的時候直接念數字就好。這種小知識平常可能不會特別學到,但在實際工作中就很重要,這就是1尺英文的精神啊 – 學馬上能用到的東西。
1尺英文到底是什麼?台灣人常用的長度單位換算
每次聽到「這張桌子3尺長」就頭痛嗎?台灣人習慣用台尺、台斤這些傳統單位,但跟國際通用的公分、公尺總是傻傻分不清。今天就來幫大家搞懂這些單位換算,以後買家具、量布匹再也不會一頭霧水啦!
先說最常見的「1尺」,其實就是台制長度單位,英文叫做「Taiwanese foot」或直接寫「TW foot」。要注意的是,台灣的1尺跟中國的市尺、英制的英尺(foot)都不一樣喔!具體來說,1台尺等於30.3公分,而1英尺則是30.48公分,雖然只差一點點,但累積起來就會有誤差了。
台灣常用長度單位換算表
單位 | 換算公分 | 換算公尺 | 常見用途 |
---|---|---|---|
1台尺 | 30.3 cm | 0.303 m | 家具尺寸、布匹 |
1台寸 | 3.03 cm | 0.0303 m | 較小物品測量 |
1台丈 | 303 cm | 3.03 m | 土地、建築 |
除了表格裡的單位,台灣人也常用「分」來表示更小的長度,1分大約是0.303公分。像去五金行買螺絲,老闆可能會問你要「3分」還是「5分」的,這時候就知道是在講長度啦!
講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問:「那英制的inch跟我們的台寸怎麼換算?」1英吋等於2.54公分,所以大概等於0.84台寸。如果看到進口電器標示螢幕尺寸是24吋,換算成台制就是大約20.16台寸,這樣是不是清楚多了?
另外在買地或看房時,常聽到「坪」這個單位,1坪等於6台尺×6台尺,也就是約3.305平方公尺。下次看到建案廣告寫「25坪」,就能快速換算成大約82.6平方公尺,比較不會被銷售話術搞得暈頭轉向。
為什麼台灣人老愛用1尺來量東西?歷史由來大揭秘
大家有冇發現,台灣人講到長度時,總係好自然咁講「1尺」?明明公制單位咁普及,但係買布、量傢俬甚至講身高,都仲會聽到人用「尺」呢個單位。其實呢個習慣同台灣嘅歷史發展好有關係,特別係日治時期嘅影響最關鍵。
喺日治時代之前,台灣主要用清朝嘅度量衡制度,其中「營造尺」就係當時嘅標準,1尺大約等於31.1公分。不過日本人來咗之後,就引進咗日式嘅「曲尺」,1尺變成30.3公分。雖然兩者有差異,但「尺」呢個單位就咁深入民間,變成日常生活嘅常用語。
而家台灣人講嘅「1尺」,其實係混雜咗唔同時期嘅定義,普遍當成30公分左右來用。下面整理咗幾個常見用途同實際對照:
使用情境 | 實際長度(約) | 備註 |
---|---|---|
布料買賣 | 30公分 | 傳統市場仍常見 |
傢俬尺寸 | 30.3公分 | 受日式規格影響 |
身高描述 | 30公分 | 老一輩人常用「幾尺幾」 |
有趣嘅係,雖然官方早就推行公制,但係「尺」呢個單位因為夠直觀,特別係對老一輩來講,用咗成世好難改。加上台灣傳統行業如木工、裁縫都保留咗呢套說法,自然就一直流傳落來。而家後生仔可能習慣用公分,但係聽到阿公阿嬤講「3尺長」嘅時候,都仲係要自動換算一下先明。
另外,台灣嘅建築規格同日本好相似,好似榻榻米嘅尺寸就係固定3尺×6尺(約91×182公分),呢啲細節都令到「尺」呢個單位更加根深蒂固。就算係而家買現成傢俬,都仲會見到標註「2尺櫃」「4尺床」之類嘅規格,真係避都避唔開啊!
1尺等於幾公分?日常生活超實用換算技巧
每次去買窗簾或是看家具尺寸,總會遇到「尺」這個單位,到底1尺等於幾公分啊?其實在台灣,1尺就是30.3公分啦!這個換算在裝潢、買布或是挑選家具時超級常用,記起來真的能省下不少麻煩。今天就來分享幾個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尺寸換算,讓你下次購物時不用再拿手機計算機按半天。
像是去布行買布時,老闆常說「這塊布一尺80元」,這時候就要知道:
– 1尺 = 30.3公分
– 3尺 = 1台尺 = 約90.9公分
– 10尺 = 1丈 = 約303公分
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常見的尺寸換算,存起來超方便:
台灣常用單位 | 換算公分 | 使用場合 |
---|---|---|
1寸 | 3.03cm | 佛具、神像尺寸 |
1尺 | 30.3cm | 布料、窗簾 |
1台尺 | 90.9cm | 木材、建材 |
1丈 | 303cm | 大型布匹 |
說到實際應用,最常遇到的就是買沙發或床組的時候。很多傳統家具行還是習慣用「尺」來報尺寸,比如雙人床通常是5尺x6.2尺(約152×188公分),這時候知道換算就很容易想像實際大小。另外像是訂做窗帘時,設計師問你要做幾尺寬,如果你知道家裡窗戶是180公分,直接除以30.3就知道大概要6尺左右。
去傳統市場買菜也會用到喔!像是買曬衣竿或竹簍,老闆常說「這支10尺長」,其實就是約3公尺。還有買神明桌或祖先牌位時,尺寸都是用「尺」和「寸」計算,這時候這些換算知識就派上用場啦。記得上次幫阿嬤買新的神明燈,老闆問要幾寸的,好險有先做功課知道1寸是3公分左右,才沒買錯尺寸。